2)第二十八章 大封百官_道门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重新将官学和科举拉回道门这条正轨上的发力点,能不能做好,就看张居正的本事了。

  文官的封赏中,最后一个,赫然是国子监丞张璁,他被晋升为户科给事中,这是个品级不高却非常显赫的位置,在赵然的目光视线之外,排在奉天殿御道下的这个八品小臣顿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口中山呼万岁,心底却在念叨赵方丈万寿。

  赵然鄙夷张璁的品行,却不会以此而阻挡他的论功行赏,一码归一码,立下了功劳就要赏赐,这是他做事的原则。张璁在当日奉天殿中跳出来给赵然解决难题,不管他的用心是什么,赵然必须树立这么一个概念:支持我的,我给你肉吃。

  之后便是武将的封赏,排在第一个的,便是张略......

  大封百官,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放在诏书中,七品以下的晋升,“着吏部报知内阁”,诏书便就此完结。

  此外,皇帝还按照规矩,大赦天下,对罪行较轻的囚犯予以释放,着各省按察使司立即草议赦免人员名册,报知刑部批准。

  皇帝登基大典结束后,张元吉似乎想跟赵然再说点什么,但最终也没有再说出来,赵然也算松了口气,张元吉提出来的要求赵然无法答应,答应了也很难完成,不提最好。

  张元吉很快就走了,走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赵然的告辞则拖拖拉拉,皇帝送完百官送,送到承天门外又围上来一大堆人递名帖、发邀请,都被赵然婉拒了。

  他现在身体不好,还坐轮椅呢,哪儿有工夫去赴宴应酬。

  苏川药推着赵然上了驴车,顾腾嘉也上了马车,两车一前一后前往栖霞山,到了文昌观后,总观确认赵然为文昌观方丈的任命公文终于到了。

  手中拿着这份公文,赵然回到方丈院,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将任职文书吸纳进了气海,这一次,他得到了《先天功德经》第八章,入炼虚境的功法。

  看了片刻,没怎么看懂,赵然便没有往下研究,他现在神识还未生婴,炼师都不是,谈什么炼虚?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好。

  顾腾嘉亲自带着寮房巡照过来送饭,并且陪着赵然和苏川药用了晚餐,一边吃,一边就赵然的疑问做了回答。尤其在钱和物的问题上,顾腾嘉都做了详尽的解释。

  身处繁华之地,文昌观每年的净收益居然只有二十万两,这大大出乎赵然的预料之外。仔细查看了三年账目,赵然发现:文昌观挣钱的能力并不弱,除了每年的香火钱、各州府道宫缴纳的资源留成外,还有不少道产在源源不断的缴纳收益。

  近三年来,文昌观每年的总收益折合银子都在三百万两左右,按规矩,七成上缴总观,剩下的九十万两,七成——即六十余万贴补茅山,也就是元符万宁阁,剩下三十万用于布道事务和基本支出。

  每年三十万两银子,文昌观是很富有的道观了,据赵然所知,川省玄元观每年的可用资金也只有十万两,文昌观是玄元观的三倍。可问题是,赵然在账目中发现一笔“特别布道费”的支出,这笔支出每年都是十万两,连续三年如此。这笔银子的支出,让文昌观的收入缩水为二十万,可回旋余地大大降低。

  关于这个问题,顾腾嘉苦笑道:“何止三年,一向如此,只不过是近二十年来大大增加了。”

  “二十年?每年都是十万两?”

  “嘉靖九年以前,每年三万两;自嘉靖十三年起,每年五万两;自嘉靖十九年起,每年十万两。”

  赵然倒吸一口冷气,如此一算下来,这笔特别布道费总额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万两!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