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 恨难消情已了_留守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挥那片土地上的资源优势,将山区枣树盛产的大枣,树木诞生的根雕,栖息于山野的飞禽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为朵山镇创造出了一片发展繁荣的新天地。

  另一方面,小说也在事件的发展中,不断化解着人物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值得关注的焦点是,满小山的父亲因为一场大火丧生,内里的因果未明,这一直困惑着满小山,导致了他对父亲内在死亡原由的误解,并对那晚在现场,却没有被大火吞噬的人,产生怀疑与仇恨。这也因此让他承受了爱情和仇恨之间的内心磨难。小说最后终于揭开真相,人物之间冰释前嫌,郁结心头多年的的阴云散去……

  程小程非常熟悉乡镇和农村生活,他塑造的人物,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既是身份的象征,也带有性格的鲜明特点;既有地域传统痼疾的烙印,也有他们的智慧与狡黠;有长期乡村生活养成的因循守旧,也有他们本身的淳朴与善良。他把基层干部、工作人员、乡村人物的心态与行为刻画得惟妙惟肖,也把他们固有的一些缺陷与劣根性表达的真实可信。而这些人在一种时代进步和变革方向的裹胁下,每个人都显现出时代的发光点,也显示出在一种在时代前进的路上的正能量。

  《留守青年》既是一部现实意义作品,也不乏浪漫理想色彩。小说里既是山区的现实环境、真实人物的写照,情节的发展又多有人文理想。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与身份相符合的性格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处世、话语特点,都是活生生的,带有地域的鲜明特色。小说整体结构完整、匀称,故事发展脉络清晰。他在小说中展示的人物对话,情节的起伏和发展,都非常出色,而且,小说的情节与细节都非常引人入胜。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的命运沉浮,给人深刻印象。

  总体上来说,这部描写鲁南山区变革与发展,人物命运情感沉浮的小说,寄寓了作者对家乡热土的热切希望。小说对朵山的山区小镇变革的变化,有着深入的洞悉与描述。同时小说有着鲜明的时代元素。让读者看到了为改变家乡矢志在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他们所具有的变革意识和改变贫穷落后的山区面貌的信念与动力。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冲破种种客观与人为的阻碍,承受着各种压力与困难,以及工作、创业、亲情与爱情上的磨砺,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这个时代的乡村影像。从程小程塑造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乡村变革的光明和希望。

  ……

  庄有成一惊,整个人顿时像泄气的皮球,瘪在了转椅里。

  “爸,相信我,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您别劝我,所有手续都已办妥,无法改变了。”

  “可以改变,还有回避制度呢!我和汪部长说一下,给你在县里找个单位。”庄有成说着摸起电话。

  庄枣儿见爸爸口风松动,心里暗自高兴,上前按住他的手说:“爸,您觉得我在您眼皮底下放心呢,还是把我扔给别人放心?我哪儿也不去,就去朵子东村。您要让我去县里,我可不保证会惹出什么乱子啊!”

  庄有成无可奈何地看着女儿,心里一阵酸楚。他辛辛苦苦努力了四年,为儿女铺好了一条金光大道,没想到女儿连看都不看一眼。

  庄有成既伤心又委屈,可是在他最疼爱的女儿面前,却无法硬起心肠。反正只有两年,让女儿吃些苦,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也好,到时,她就能懂得做父亲的一片苦心了。

  想到这里,庄有成说:“朵子东不行,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又回村了,让你姥爷和爷爷在村里怎么抬头。你就留在镇上吧,算借用,然后去经管站帮忙。”

  庄有成一退再退。他的人生一直是这样,在老丈人面前一退再退,在老婆面前一退再退,如今在女儿面前仍然是一退再庄有成一惊,整个人顿时像泄气的皮球,瘪在了转椅里。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