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6章 千元区内_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茎和剑身之间,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用以保护用剑者,避免长剑滑落,割伤手掌而设。

  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上会雕刻花饰纹理,至于名剑则更是如此,还有可能留下文字信息,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判断一柄青铜剑的真实出身,从“格”入手是最可靠的途径。

  面前这柄青铜剑,不仅遗失了剑茎,也遗失了剑格,无法判断来历,只能大概估计年代,加上剑身缠绕的丝织物早已经刻进剑体本身难以清除,价值跳水也是在所难免。

  周阳寻找了一圈,好东西的确不少,但大多有所下次,玉白菜损失了叶片,书画发了霉,瓷瓶少了盖。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看了这些残缺的古玩藏品,周阳下意识发出感叹。

  将要离去时,周阳注意到,先前几位老板还在争抢被誉为“郑板桥文房四宝”,价格已经来到五千元。

  女老板作为这套文房四宝的主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笑的合不拢嘴,给面前的老板端茶递水。

  “这位老板出价5000,还有要加价的吗?”看见周阳靠近,女子刻意喊道。

  见到周阳停下脚步,女子内心的小算盘得逞,继续道:“郑板桥题字的砚台,落款的毛笔,宋代真品全套文房四宝,收藏价值极大!”

  “这位小老板,感兴趣的话可以参与竞价哦。”她提醒周阳。

  长时间的激动,已经让她身上粉汗淋漓,脸上的胭脂晕染开来,像是自然的云彩,扩散出淡淡的花香气息。

  “嗯好。”周阳望着柜台出神。

  令他感兴趣的,并不是这套引起众人哄抢的文房四宝,而是旁边一件被所有人忽略的东西。

  那是一张发黄的纸张,上面写着数十个看不懂的文字,像是梵文,又像是古印,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周阳借助玉佩,读懂了这篇文字的含义。

  “这是…”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