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_重生之逆袭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年的夏天格外炎热,白天也格外长,让人难以忍受。

  拿着录取通知书,马光明到阳江一中办理了自己的入学手续。

  学校还在老校区,大约十年后就会搬到新校区。老校区的房子略显破旧,设备也不太齐全,但与崭新的新型建筑想必,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氛围,尤其是校园内的一些老树,根深叶茂,颇具历史年代感。

  阳江一中是全阳江县第一学府,原本是与马光明无缘的,但现在,他已经成为这所全县人为之骄傲的学校中的一员。

  红旗中学一共有7名学生考入了阳江一中,马光明与常连胜自然名在其列。两人一道办完了入学手续,并接到通知,8月16日为集中报道日,然后参加为期两周的军训。

  在此之前,学校要求各位新高一的学生抓紧时间预习高中科目,以便尽快熟悉新的角色。

  距离军训还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会儿整个阳江最忙碌的无疑是各个学校附近的培训班,广告纸发的到处都是,几乎每个学校门前都留下了一大堆,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当然,有头有脸的家长,早就联系好了学校里有名气的老师,给自家孩子报了老师在家办的小班。这时候一般一个老师家里,会安排两三个轮次的补课,每个轮次大概五六个人,还没有像后来那样,一个班二十几个人的规模。

  教育的内卷不是一天两天的,甚至在更早的阶段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卷化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重点新闻之一。

  而在职教师的补课行为,十几年后也未能真正做到全面杜绝,毕竟,大把大把的钞票是现实的,没有多少人能钱过不去。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自己的方便,马光明选择不住在学校的宿舍中,而是租住在学校外面。

  这件事他跟父母谈过,马建国跟郑秀是没有时间来照顾马光明的,马光明也劝他们不必担心,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肯定会认真对待。

  马建国夫妇亲眼看到的儿子中考前的表现中,对他这番话自然是毫不怀疑。而且,马建国一向持放养的态度,反而认为这样能够锻炼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只是郑秀觉得亏欠了儿子,因为条件允许的家庭,大多选择一个人去学校附近伴读,而她却没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表示只要休息的时候,她就会赶过去,帮儿子洗衣做饭,补补营养。

  马光明在一中大门正对面的金江小区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很多,基本上都是那些考上一中,但家在远处的家长租赁在这里,然后让爷爷奶奶来这里照顾孩子衣食起居,也有一些是妈妈辞去工作,专门来照顾孩子。

  不得不说,国内的很多家庭为了子女的教育,是非常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