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2章 毛子清理完了_抗战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厦将倾,在大厦里的人则会各奔东西,现在苏联有些办法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找关系,托人离开苏联,此时苏联混乱不堪,难得的是在斯大林的威严下,军队并沒有崩溃,政府还能比较正常的运转,

  德国遭受两线作战,形势也不是很好,德国本土的工业遭受盟军轰炸,大多数工业已经无法存在在地面上,好在苏联的重工业被德国控制,加上东欧那么庞大的地域,之前都是奥匈帝国和沙俄的遗产,工业、经济都有着良好的底子,生产起來沒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支持战争消耗,要不然德国真的会像一战那样军队沒败,却不得不投降了,

  德国的困境令希特勒加紧了催中国军队进攻,现在德国已经很难再对苏联发动致命的一击,根本无法抽调那么多军队,因此给苏联的最后一击恐怕只有寄托在中国军队那里,苏联人真的太顽强了,这个时候居然还不投降,反而抵抗起來更加的疯狂了,

  不过如今已经是10月份了,按照往年,估计不到一个月西伯利亚就会下雪,所以中国方面包括王汉章在内对于一个月内拿下西伯利亚不抱任何希望,苏联人可谓是无处不在,原本大家对于驱逐苏联人还有分歧,但是随着伤亡越來越大,连小孩子都会拿着枪打黑枪之后,大家也统一的口径,就是将所有的欧洲人驱逐出亚洲,一个不留,

  空军在轰炸的时候投下的除了炸弹,现在还有宣传单,宣传单明确的告诉所有的苏联人,亚洲是亚洲人民的亚洲,绝对不允许亚洲以外的人來亚洲剥夺亚洲人民的生存空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非亚洲人自觉离开,

  中国空军的地毯式轰炸,无数的苏联人已经无房可住,一部分人怨恨,发誓要报仇,但是更多的人则想着离开了,战争到了这种份上,要赢的可能性不大,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苏联东西伯利亚最大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疆区首府,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与叶尼塞河交汇处,原本人口约50万,

  1628年建为要塞,随周围地区采金业而发展,1823年为叶尼塞县首府,1896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工商发展,人口剧增,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中,不计其数的重工业,如造纸厂、造船厂、大型河港、水电站(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五,俄国第二)等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立起來

  1934年,苏联成立了俄罗斯第二大行政单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成为其行政中心,

  在斯大林大清洗时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苏联劳改总局的一个主要中心,这个时期作用最突出的劳改营是“克拉斯拉格”劳改营(1938~1960),该营由于关押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