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 国产太坑,谋求美国发动机?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该出来了。

  “下午611所跟132厂的人会参与讨论,看看他们什么说法吧。”来都来了,现在就离开,也解决不了问题。

  巴基斯坦还是希望中方单位能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下午,会议上,611所跟132厂的技术人员对巴基斯坦方面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了一一的解答。

  所有的回答,都让巴基斯坦方面满意,唯独是发动机的问题。

  611所的设计人员无法回答这问题,就连132厂,同样无法。

  他们不搞发动机,尤其是贝斯发动机的仿制工作不是他们在负责。

  “如果贵方无法提出发动机解决方案,我想,我们很难在这个项目上达成协议。”阿列德夫的话,很严肃,“虽然贵方提出的条件,让我们无法拒绝。”

  中方提出,双方如果达成项目合作,设计过程,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可以全程参与所有工作,从中国学习设计制造技术;研制完成,定型后,除了首批战机由中方制造,其余的除了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生产,战机将会由巴基斯坦国内的战机生产线组装。

  下一阶段,相关零部件逐步实现巴基斯坦国产化。

  如此优秀的条件,巴基斯坦自然动心。

  发动机问题不解决,没用。

  “向上级求助,寻求格鲁曼公司支持……”谢凯在郑宇成等人焦急的时候,提出了解决方案。

  “你不是说要寻求苏联的?”郑宇成不解。

  “两手准备,国内本来就已经跟格鲁曼公司合作了,这样一来,上级会帮忙前线搭桥。”谢凯懒得去解释。

  跟美国之间的蜜月期没有几年了。

  同时,也得跟苏联方面接触,让苏联的发动机作为备用方案。

  “他们会同意?”

  “不同意,就没法解决问题。巴基斯坦人连合作备忘录都不愿签订呢。”谢凯说道。

  这都是无奈的选择。

  不指望有苏联美国那样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至少,也应该有法国那样的实力不是?

  可惜,中国工业,发展的时间太短了。

  美国跟苏联,到目前,国内主流战机新型号基本上都已经涡扇化,中国在涡轮风扇领域尚未入门。

  事情到了这样的程度,双方已经无法再谈下去。

  不过,为了不白跑一趟,巴基斯坦代表团提出参观中国国内的发动机研发制造单位,战机生产单位。甚至,他们对于运十项目,也希望看一看。

  这想法跟基地不谋而合,这样就放弃了,那肯定不行。

  基地向上级申请,得到批准后,由齐志远陪同巴基斯坦人参观,王浩则是也跟着参观团一起行动。

  “不管巴基斯坦人是否参与,我们都应该先行启动这个项目,前期的设计论证工作,可以展开了。”谢凯没有跟着出去,而是提醒郑宇成等人。

  他的提议,正中郑宇成下怀,老家伙早就想要把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