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3 一百万亩地,够吗?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政府,也不是代表404基地来这边啊。

  谢凯心中吐槽,却也没有表现出来,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进入正题,脸上挂着微笑,耐心地听着总统述说中坦两国友谊,希望中国兄弟来投资,帮着坦桑尼亚发展经济啥的。

  “谢凯,你的农业项目,我们政府非常支持。虽然在平年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是一旦出现旱灾……”姆维尼终于开始说正题了,却没有说军事合作项目的事儿。

  农业,对于整个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主要的产业。

  然而,非洲依然没有多少国家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谢凯先生,您能说说你们农业种植公司的规划吗?”姆维尼问道。

  “总统阁下,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在整个世界,中国的农业在现代化程度方面,虽然不如美国等国家发达,但是我们却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谢凯向来就是善于吹牛逼。

  不过这也不算他吹。

  中国的农业,在整个世界上都算是非常有优势的,用人均占地面积最少的地方养活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

  “之所以选择靠近坦葛尼喀湖,那是因为我们想要种植水稻跟小麦等作物,贵国的气候条件等都比我们国家要好很多,所以这样的投资,完全是有着非常丰厚的回报的。”谢凯说道。“按照我们的初步计划,先开垦出这一百万亩的土地,进行机械化的生产,利用我们国内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种植杂交水稻,按照亩产400公斤计算,仅仅这一百万亩的土地,一年种植三季,每年将会带来120万吨的水稻……”

  “中国的水稻亩产量有这么高?”姆维尼一脸震惊。

  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高的产量,坦桑尼亚完全不会缺粮食了。

  现如今,坦桑尼亚水稻产量每年也都只有30~40万吨,而玉米的产量最高,每年也没有超过300万吨。

  还好,很多部落的人都是打猎,吃草根,野果啥的为生。

  要是像中国那样,都吃粮食,还得了?

  “这得归功于我们国内袁隆平院士的研究成功,在七十年代改良了杂交水稻,所以现在亩产可以达到400公斤……”谢凯其实也不知道。“我们国人吃饱了,自然就得想着我们的兄弟国家不是?”

  反正报纸上是这样吹的,他就拿来用就是了。

  达不到,非洲黑兄弟也不会找他不是?

  “谢凯同志,一百万亩够吗?”姆维尼并不怀疑谢凯的说辞。

  中国有杂交水稻,他们都是知道的。

  而且现在中国人吃饱了。

  “总统阁下,完全够了!这一百万亩的地,每年的投入都会非常庞大,我们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经费……”谢凯知道对方的目的,原本搞农业项目,不过是为了给雇佣兵建设营地一个幌子而已。“这么多的地,全部开垦出来,需要的机械设备,种子,化肥等都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字……”

  “你们准备用机械化生产?”

  “那不然?用人工?总统先生,如果用人工,您觉得,一百万亩地,需要多少人工来干活?”不是谢凯想要用机械化。

  非洲人太懒了,他敢雇佣这帮子货帮着种粮食?

  或许种子撒到地里,然后就不管了,最后那收成,他会亏得血本无归的。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