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接站_民国小斗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车载着沉甸甸的麦子进了周家大院,不少在村口乘凉磨磨的妇女羡慕道。

  “全靠老天爷赏口饭吃,今年收成都不错,就你家那地里我看了不比我家的少到哪里,至于卖粮吗,我家老大说了,眼见家里又要添丁进口了,牲口有多,再多的粮食也没有富余的卖,所以粮食不买。”杨枣花坐在牛车上笑着说道。

  要说现在杨枣花最喜欢干什么了,就是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牵着大孙子,兜里揣着一大把各式新鲜的吃食,尤其是牛肉干之类的。

  坐在村口大树下,和一群老姐妹唠嗑,互相交流着养猪养鸡鸭的心得,特别是说到自家草棚里的黄牛,毛驴,几只新抓的山羊,三头猪崽,几十只鸡鸭什么。

  抱怨每天光准备吃食和打扫卫生就要半天,累死个人了,这样的抱怨惹得一群人的羡慕和笑骂,而杨枣花听了却是笑嘻嘻的,可以看出她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炫耀。

  又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了,我刚才给我家那口送水就听他说饿了,我的赶紧回去看看家里饭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聊着。”

  杨枣花说完就让一旁等着有些着急的周寿拉着牛车回去。

  二十亩地的小麦,由于周家的田地是肥田,所以平均亩产达到了3.3石,也就是396斤左右,总的大约八千斤的粮食在四五个壮劳力卖力下,花了七八天的时间脱谷晒干入了仓。

  这还要感谢这些天太阳好,即使这样周水生和小儿子也是睡在窑洞顶上的晒场上,为了以防万一半夜下暴雨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抢收小麦。

  看着满满的一大粮仓的粮食,周家众人都是心里踏实极了,脸上都流露着喜悦的笑容,杨枣花很痛快的给了工钱,没人还特意给了十来斤的小麦让他们回去尝尝。

  而周福也是第一时间在自家的磨坊加工出了自家的新小麦面粉,包了一顿羊肉胡萝卜的饺子,就连牲口也都多添了两把磨面筛过后的麦壳,可以说周家从人到家禽都可以说像过年一样。

  小麦入仓了,杨枣花让花媒婆给周寿说亲的事情也有了眉目,对象是隔壁村张木匠家的小闺女。

  这个张木匠就是上次周家订家具的那一家,所以周家也是知晓的,张木匠和几个儿子都是老实本分的手艺人,就是那个闺女没有见过。

  见花媒婆说张家这姑娘模样性子都是顶顶的好,张家闺女张小梅在家排行老小,受宠的的很,好些人提亲都没有答应,要不是他爹知道周家的情况可不是这么轻易点头同意的。

  听了这样杨枣花也有些相信了,自家现在多少闺女想要打破头嫁进来,张木匠给自家打量家具,自然清楚自家的家底,加上自己和老头又是好相处,同意女儿嫁进来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是杨枣花叫来周寿,问他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