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三章文斗开始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

  这个不是广慧谦虚,而是广慧知道自己武艺要弱上邓元觉一分,即使自己对上李助那可怕的剑术,只有败得更惨!

  邓元觉失败也让武当和少林的大比分变成了1:1平,如此就看第三场对比,可两边高手尽出,武当这边只剩下了公孙胜一人,而少林这边陆衡左看、右看也没有类似广慧这样的黑马出现。

  第三场还要比试,武当这边自然是公孙胜,而少林则是让邓元觉的徒弟上场,一个二十多的年轻和尚,拿着一根铜棍,绝对没邓元觉的铮光浑铁禅杖那么粗,可看上去分量也不轻。

  公孙胜武艺不行,但是长相一流,容貌上乘在于吉众弟子中比赵佶都要好上几份,不是说赵佶没公孙胜帅,世代皇帝娶的都是美女,基因优势只要是帝皇血脉,越后期越帅。

  这里说的是公孙胜的气质,是最近于吉的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宽大的道袍、手持松纹古定剑。

  站定后开打就让观战者大失所望,对比第一场和第二场水平下降了不是一点半点,年轻和尚也算孔武有力,不过招式散乱没得到邓元觉半分真传,凭借力量和血勇抢先攻击,估计这也是邓元觉交给这小和尚的战术。

  而公孙胜则是后发制人,先守为主灵活的像只猴子,在比武场内窜来窜去,步伐轻盈、时不时还用手中松纹古定剑反戈一击,显然没有少打架,等年轻和尚几次攻击不中,心烦气躁的时候,原本散乱的招式就更加散漫,被公孙胜近身一击击中,就这样让少林以1:2的总比分败下阵来。

  三场比试,第一场武斗少林大比分落败,让少林处于了被动,不过也只是稍微弱势,佛道大会不是比武大会,可以说武斗的占比只有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文斗。

  何为文斗?

  就是少林、武当各派出七个人,以牟子出的主题一对一辩论,由裁判来最后投票选择胜负,七场五胜制,裁判一共有十人包括江东学院的院长和各科主任,还有陆衡请来的大儒来作为裁判。

  没错就是武科主任周侗、经科主任刘熙、工科主任杜杲、农科主任王生(一位七十多的老农)、医科主任华佗和副主任安道全、院长高岱、新投靠的孔融还有陆衡在内的九人。

  如果文斗和武斗打成1比1则计算每一次的小比分,所以武斗才说只占了三分之一,因为武斗获胜小比分只有两分。

  佛道大会是陆衡出面举办,所辩论的题目当然不会像两小儿辩日那样,参悟什么狗屁禅机那些没用的东西。

  陆衡准备的辩题都十分的犀利,甚至可以说又是打压宗教的一种手段!

  比如第一题就是,如何看待张角以及太平教蛊惑导致的黄巾起义。

  第二题,如何看待天师教张鲁这类****政权。

  第三题,佛教所说普渡众生,何为渡?佛教在普渡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类似这样的七道直接一针见血说明宗教信仰弊端的问题,让这些道士和得道高僧下场辩论,一方面是观察另一方面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两大宗教,起码在陆衡治下要敢参合政治,小心狗头!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