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一章陆衡破局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司隶,汝南西部西面正是荆州的南阳郡!

  换个角度说就是这两个地方正好形成了一个隔离带,把曹操地盘东面出口全部包住。

  陆衡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又仔细看了陈国和陈留郡一马平川,记忆中根本没有坚城可守,然后又继续往右看从上往下分别是兖州的东郡、济阴郡和豫州的梁国、沛国和汝南中部及东部。

  陆衡在东郡的濮阳重重点了一实心的点,济阴郡的冤句和定陶也点了两个一样的点,然后在梁国的治所睢阳重重一点,沛国的谯县又一点,以及汝南中部新阳、治所平舆各点了两个点,然后七个点连在一线。

  这六个城池都有个几个特点,坚城、治所和地理险要,画完这条线后陆衡不死心的问向众人,陈国和陈留是否的确没有坚城?

  在获得众人统一回答:“没有!”

  陆衡继续看地图,这次不是兖州和豫州,而是目光放到了徐州,先是在下邳郡向上画了一个向上箭头正是东海郡,然后又画了一个三个箭头分别对准鲁国、琅琊国最后在泰山军回合,之后就是徐州往北到青州。

  陆衡奇怪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众谋士的侧目,在陆衡画几个圈不言而喻是曹操迁移人口的地方,几个重镇连线集合几个城池的特性猜到是防御线,而最后的箭头则是主攻方向!

  “主攻大才!允文佩服!”

  虞允文的话让陆衡回过了神,然后挠了挠头开口:“众位这样可否?这条防线是否能顶住袁绍的主力?”

  再坐的都是才智过人之辈,陆衡画的图是在清晰明了不过,放弃曹操迁移人口的地方任由袁绍占领,这样就会形成曹操又和袁绍接壤却不合陆衡接壤的局面。

  换句话来说就是原本是袁绍在上、曹操在中,陆衡在下的汉堡包结构,变成了曹操在左、袁绍在中、陆衡在右的川字结构。

  这样曹操要出兵就还是打袁绍的地盘,有了这隔离带陆衡那怕和袁绍拼的你死我活,也不用担心曹操突然从背后杀出负面受敌的局面。

  而陆衡画的防御线则是要己方占领的位置,利用这六座坚城硬生生的从一马平川的地形划出一条防御线,来抵御袁绍主力猛攻。

  最后的箭头则是主攻方向,陆衡带着主力北上拿下整个徐州后,第一部水路并进吞并青州,然后利用强大的水军优势控制黄河,从青州北上袭击袁绍腹地。

  如此战略规划有几大优势!

  第一如刚才所说避免了陆衡如同之前曹操一样,随时被两家联合攻击的情况。

  第二如今袁绍主力就在官渡,袁绍大概率是攻击陆衡画的那倒防线,不可能把主力再移动到青州,如此浩大工程不说路途遥远,光是粮草消耗就够袁绍再打一丈。

  这样利用防御线牵制和消耗袁绍主力,陆衡带军出兵错峰攻打青州,远比和袁绍主力硬壳要好太多。

  第三就是破坏了曹操的谋划,即使战事出现不利的局面,曹操这老小子也只能干瞪眼,只能攻打袁绍因为不可能越过袁绍的地盘来打陆衡。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