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六章 巡视边关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宫充足的时间,其能力最擅长配合诸葛亮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

  既然已经到了此地,就不急着赶路先是一阵寒暄然后查看了下俘虏,此时西夏灭亡李元昊自焚的消息已经在传到这里。

  陆衡比较心安的是俘虏没有太大的敌对情绪,这有诸葛亮在初期就做了稳固人心工作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西夏建国时间太短,还没有归属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方统帅仅仅是统兵能力还不够,只会统兵能称之为一般统帅,顶级的统帅在拿下地区的同时已经开始布局之后的治理等。

  历史上能够做到这样的统帅不多,能够明察秋毫对百姓秋毫不犯已经是良帅,大部分都是之后文臣介入治理。

  比如历史上赵匡胤就犯过这类致命的错误,派出王全斌灭后蜀连克兴州、利州、剑门等地打的后属末代皇帝孟昶开城投降。

  不过王全斌的军事才能一流,但为人烂杀残暴激起蜀中叛乱,也让蜀地在两宋都是经常反复的存在。

  再举个例子闯王李自成军事能力先不提,能灭明朝总有两把刷子,最后结局如何众人皆知。

  在这点上诸葛亮不但避免了其中的矛盾激化,更是做到了极致为之后陆衡治理凉州造就了非常好的先决条件。

  处理俘虏不急于一时,这群党项人、羌人既然是战俘就有战俘的待遇,法不责众在开国初期是绝对不可取的一件事,对于大批量的羌人、党项人战俘陆衡心中也有腹稿特别是这一路上的巡查更是促进了决心。

  不过陆衡还想着和内阁、诸葛亮等人商议过后才下决定,先让郭进、陈宫二人扩充平虏城,前文说过此地已经是成为大宋的咽喉要塞!防御更是重中之重!

  因为此地太过重要可以说是河套的咽喉要塞,南边是贺兰山、北面是朔方郡、东面直接能插入并州长城防线,一但此地被敌军掌握大宋边防将非常的被动。

  陆衡巡视队伍继续往南就是贺兰山防线的第一站石咀山,陆衡真正的看到了贺兰山可惜岳飞还没出现,不然陆衡现在就想让岳飞看看贺兰山的雄伟。

  石咀山守将王禀、方琼、安士荣三人前来接驾,陆衡第二次见到亲手提拔的大将,王禀、郭进、张宪、刘锜是这几年陆衡召唤中佼佼者。

  其中王禀、郭进在并州诸葛亮麾下,而张宪、刘锜则在辽州王韶、孟珙麾下这几年也是崭露头角其后再表。

  石咀山的凶险诸葛亮在奏章中上表过,不过眼见为实真的见到贺兰山才知道其雄伟非诸葛亮奏章中寥寥几笔能够概括。

  陆衡对诸葛亮的功绩又大了一份,突破石咀山从而突破贺兰山防线,才是撬开西夏防御的第一步而诸葛亮从中功不可没,当然还有就是锦帆营的石宝。

  入了贺兰山其实已经就是凉州的地界,之后在廉县陆衡看到了诸葛亮建造的另外一座忠义亭,其中碑文自然是敬重对手赞天王、星星罗海、兀格松三人的忠义。

  陆衡亲自前往忠义亭吊唁三人,自然目的也是和诸葛亮建造忠义亭一样,过了廉县一路南下富平、三水终于抵达高平。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