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圣贤书都读到脸皮上了?_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辞!”

  ……

  哗啦啦!地上跪满了大臣们。

  张嫣淡淡的说:“尔等是辞官,也不愿意辅佐本宫,好,本宫准许了!”

  “尔等就交由锦衣卫代指挥使刘安核查过往!若清白,则可告老还乡。”

  群臣都是一哆嗦!

  这招……太狠了!

  “娘娘,臣听了娘娘的教诲,犹如醍醐灌顶,臣还能为娘娘分忧,还能为大明效力!”

  “当此乱局,臣,不能辞官!臣不能有负娘娘和陛下的期望!”

  “臣也觉得能再干几年!”

  ……

  哗啦啦大臣们都站了起来。

  张嫣笑出声来。

  黄晓也感到叹为观止,读书人的脸皮,可真是不是盖的!

  张嫣笑道:“本宫就且听之!忠毅候有何话说?”

  黄晓道:“刚刚刘懋大人说的一句话,本侯觉得很有道理,时过境迁,祖制是时候得改改了!”

  群臣都是一愣。

  黄晓道:“太祖时用律法治理贪腐,光是斩杀贪官就达十数万,然为何时至今日,仍然难以根除?固然有人心贪婪的缘故,此外也有制度不当的原因,我朝俸禄实在是太低,以至于难以养家,也无法过上和身份对应的生活!”

  “是以,本侯奏请娘娘,重新界定俸禄!”

  群臣无不大喜!

  看向黄晓的眼神都变了!

  这哪儿是佞臣呐,这分明就是我等的福星!

  大明的俸禄制度,当真是一言难尽。

  朱元璋时期,实行的米俸加宝钞相结合的俸禄制度。

  比如,正一品大员,月俸85石米,但不一定都是给米,而是有很大部分是用宝钞抵米。

  最低的从九品,月俸5石大米。

  后宝钞飞快贬值,又变为了大米+五花八门组合。

  从永乐时期,官员的俸禄开始折俸。

  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的胡椒、苏木等物,于是朱棣就用这些东西充抵京官的七成俸禄,其余三成还是米俸,当时京官是“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

  特别是胡椒广泛种植之后,不值钱了,以至于民间都用以制作食物贩卖,如月娘的胡辣汤摊子……

  但朝廷依旧以刚刚带回来的时候的价值计算!

  这就有些坑人了。

  不管怎么算,若只靠俸禄过日子,还真过不下去。

  比如一个首辅,总得有轿夫,门子,仆从,厨娘,护院,丫鬟,等人员,这个开支光靠俸禄肯定是不行的!

  下属们夏冬送冰敬炭敬,过年有年敬、喜敬、丧敬、门敬……

  当然了,俸禄其实还是其次,隐形的福利才是他们重要的收入。

  田丁优免才是收入的大头。

  如:秀才,这个最低的级别,可以免税40亩,免劳役两人。

  一品大员则折算后,可以免税近万亩!这份收入,就可以了!

  张嫣自然从善如流,道:“忠毅候认为该如何发放俸禄,才能让官员有质量的生活,而不用去贪腐呢?”

  群臣都是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看着黄晓。

  黄晓道:“依旧采取月俸制,不再折俸,直接发银子!”

  张嫣点点头,群臣都是出言赞同。

  黄晓道:“至于发多少,这个就由诸位讨论后,交由娘娘圣断!”

  自己定?

  有这么好的事?

  大臣们都呆住了。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