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一年一个小目标_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刨食,但咱们的基地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带动更多的人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再加上土地赋税的改革,必然会带动投资的兴盛!”

  朱由校想了想,道:“贤弟之言真乃治国良策!只是我朝以农为本,若大家都从事商业,土地荒废,那不是会造成饥荒吗?”

  黄晓摇头道:“不然,首先从事商业的大多是官绅豪强,而种地的平民则是占大多数,土地仍然会有人耕种,只是土地的分配更为合理一些罢了!

  还有就是技术的提升,必然会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就拿农业来说,现在一个壮丁,算他累死累活能够种植五亩地,若是用上了蒸汽机耕地机,播种机,抽水机……等先进的机械以后,他还只能种五亩吗?

  他一个人种植数十亩,这样是不是就有了更多的人力从事其他的行业?而且农业的技术也是可以提高的,比如产量,这些技术都得专门的人才来研究。”

  朱由校听得赞叹不已,道:“贤弟说得真是太对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黄晓哈哈一笑,道:“小弟这十几年痴痴呆呆可不是白过的呀,若朱大哥每天也和小弟一样苦苦钻研这些,一定也可以想到。”

  朱由校摇头不语,心中对黄晓好生佩服!

  黄晓道:“第二年的计划,咱们可以讨论,但不急着去做,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第一步做好,然后再做第二步的规划!”

  朱由校道:“贤弟所说极是!今天和贤弟一番谈话,真让我茅塞顿开,对前途也有了信心!我回去就和陛下建议皇庄的事,贤弟只管招收人手,土地定是不缺的!”

  黄晓笑道:“有大哥鼎力相助!咱们不成功都难呐!”

  朱由校哈哈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欢愉!

  黄晓道:“这玻璃的烧制方法,就由大哥安排宋应星做,我想以他的聪明才智,一定很快就能成功!”

  朱由校郑重地收了配方,道:“贤弟的化学如此神奇,若是旁人学会了这些知识,是不是也可以找到这些配方?”

  黄晓点点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其实不只是化学,物理,生物,地理,里面的学问都能够产生很多的商机和极为重要的发明!”

  朱由校道:“如此,这些学科就不能轻易的传授出去了!不然……”

  黄晓摇摇头,道:“不,这些都必须要传播出去,但可以先挑选可靠的人来学习,保证先期这些学问为我多用!也可以化为一个个的作坊,用来造福大众!”

  朱由校想了想,还是认同了黄晓的方法,道:“贤弟的胸怀真令我钦佩!物理贤弟说过,可以造蒸汽机,灰机等,这化学的神奇我也知晓了!这地理和生物又是什么?贤弟可以和我说说吗?”

  黄晓微微一笑,道:“好啊!首先说这地理,学习了地理以后,山川地理都可以一目了然,也可以知晓海洋流向,以及世界各国的舆图,还有就是资源的分布,比如,我大明缺金银,这里就有周边的金银矿的分布图!”

  朱由校悚然惊道:“这……此话当真?”

  黄晓道:“自然,小弟穷十余年,翻阅各种图册记录,以及一些出海资料,编辑而成,有极大的准确性,具体的情况,大哥也不需要知道那么详细!只需知道小弟非是无的放矢就是了!”

  朱由校点点头,黄晓的神秘,他心中也有数。

  “是我唐突了,贤弟莫怪,是我太惊讶了!”

  黄晓见朱由校揭过此节,心中也暗赞朱由校聪明。

  “在我国周边,最大的银矿,是倭国石见银山,目前的产量占全世界的三成以上,倭国的佐渡金银山一年要开采黄金800斤,白银400万两……”

  朱由校惊呆了,魏忠贤眼里射出贪婪的神色!

  黄晓心中暗笑,其实亚洲最大的银矿是在我国内蒙赤峰双尖子山银矿,是世界第七大银矿,只是这个银矿发现得很晚,得几百年后才大规模开发,黄晓也没有必要告诉朱由校。

  矿藏嘛,总得先把外面的挖了再说,大明的就留着后代用吧!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