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军校_不败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为国防军培养出无数英才的共和国国防科技大学第一次开学的时候其实没什么声势,当时的顾雨等人并没有打算在这里打造一座国防军的第一学府。\|经\|典\|小\|说

  此时的世界各大强国都在努力摸索职业化军队的建设方法,国防军建军时间虽短,但是有一个重视军队的大总统支持,当然也不会例外。

  尽管各国对于提高职业化军队战斗力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都认为其中的一项指标应该是,军官都接受过专业的军事指挥教育。

  要达到这个目的,显然只依靠保定陆军士官学校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除了在各个部队比较集中的省市开设军官速成班之外,总参也选拔了一批各个部队的精英军官到京城来受训,顺便也在基层部队里培养一批亲近总参的自己人。

  所以现在这座修建在燕京大学北门外的新学校,其实最初的目的只是对国防军陆军各部队选拔出的可造之材进行短期培训--这里最早的时候都没有设置海军的科目,就更不要说还没有单独成军的空军了。

  在总参的计划当中,这座学校的使用年限只有两年,两年后,这里的校舍就会从总参划归到教育部,最大的可能就是改造成另一座高等学府。

  今天是这座暂名为北京陆军军官进修学校的军事院校第一次迎来学员。从总参警卫营派出来的士兵们全副武装在门前持枪站岗,黄土夯实的院子很简陋,但是看在各位从基层部队出来的军官们眼里,却显得格外亲切,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大操场实在太有部队范了,和大家平日里熟悉的训练场所毫无二致。

  来自全国各支部队的基层军官们三三两两的站在院子里,一面聊天,一面等待着开学仪式的到来。

  因为名额有限,各个部队能来到这里的军官并不多,一共只有三百余人,在校的时候会编成一个营,营下面按专业不同编成三个连,统一进行军事化管理。

  共和国陆军有三十二个师,这三百多个名额分散到各个师,每个师大概只能分到十个左右的名额。

  但是事实上各个师的实力良莠不齐,而且总参要照顾刚刚立下大功的二十八师和第四师,也不可能把这块蛋糕切了给大家平均分,所以其实很多部队只有两三个名额,像十六师和三十一师这种最近比较不受总参待见的部队,甚至都没有名额。

  国防军各师的规模不同,像二十八师这样的超编部队有两万余人,而像三十师这种架子师也有六七千人,这么多人,就算是一个师的也不一定认识,所以操场上的大多数军官都是第一次见面,心思活络的自然到处找人攀谈,好结些善缘。那些不善言辞的就只能站在原地卖单。

  一个挂着中尉军衔的年青军官在人群里站了一会,四下里看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