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 陆良的心虚_学霸的医药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陆良的心虚

  陆良在电脑上插入自己带来的U盘,然后打开了已经完成的ppt。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陆良扫了一眼身后放映的大屏幕,在确定投影仪正常投影后。

  陆良抬头看向大教室。

  此刻,在陆良的大教室里黑压压的挤满了人,人头攒动之下是无数目光的汇聚。

  这让陆良不禁咧咧嘴。

  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他就去选择给本科生上课了,毕竟上课可不用面对这么多人。

  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给陆良思考这些事情。

  陆良收紧心神然后开口了。

  “丙型肝炎一直都是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

  “一直以来,丙肝的治疗都是以干扰素+广谱抗病毒药物作为治疗手段,但这种治疗手段极难彻底清除机体中的病毒,这些残留的病毒会导致疾病的复发。”

  “而且,当机体中丙肝病毒发生突变,往往会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陆良在简单的起了个头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近年,关于丙肝的研究不断突破,丙肝病毒各个靶点也相继被发现,NS3蛋白酶、NS5B聚合酶、蛋白E2、p7离子通道等等。”

  “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两个重要靶点,其分别是NS5A蛋白和NS5B聚合酶。”

  NS5A蛋白全称非结构5A蛋白,是一种高度磷酸化的非结构蛋白,早有研究表明,NS5A可能是导致目前干扰素疗法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原因也很简单,NS5A可以诱导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从而使丙肝病毒对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产生抑制。

  或许在这一点上,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既然NS5A蛋白这么厉害,能抑制干扰素的作用。

  为什么NS5A蛋白还会成为靶点?

  毕竟能成为药物靶点的地方,不应该是病毒最脆弱的地方吗?

  实际上,这是很多人对“靶点”这个概念理解错误的地方之一。

  “靶点”不一定是什么最脆弱的地方。

  事实上,只要是能够与其他分子结合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都能成为药物的靶点。

  也就是说,管你是什么铁皮壳子,只要有个洞,都能给你钻进去。

  因为,NS5A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丙肝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翻译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当NS5A蛋白暴露在药物分子下时,NS5A蛋白磷酸化程度会发生改变,从而极大程度上抑制了丙肝病毒的活性。

  而NS5B聚合酶能成为靶点,原因就更加简单了。

  丙肝病毒的RNA复制对RNA聚合酶NS5B高度依赖。

  什么叫高度依赖。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这玩意就活不下去了呗。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