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沈阳见闻 洞悉女真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有盟约,反而缩手缩脚。

  若冒然撕毁,便落人口实。

  而“不求议和,但求修好”,便无需背负心理负担,显然再好不过。

  七王之中,唯独年轻气盛的多尔衮对此颇为不忿,却也出于大局的考虑,只好选择暂且地隐忍着。

  综上所述,黄重真一行从辽阳来到沈阳,虽未得到“出城十里相迎”的礼遇,倒也并没有受到诘难,便连入城都十分顺利。

  值守城门的八旗子弟,也就督促着麾下的奴兵,对他们进行了例行的搜查与盘问。

  黄重真趁着此时站在怀远门的下方,抬首对着上方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古朴小篆,以及坚固而又绵延的城墙,看了许久许久。

  毕竟,上次来的时候,他是从另一侧进入沈阳的。

  这次由西边进入,当然要好好观察一番了。

  “沈阳,四通八达之处,西征明国,从都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口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

  沈阳浑河通苏克素浒河,于苏克素浒河上流处伐木,顺流而材木不可胜用。出游打猎,山近兽多,且河中水族亦可捕取矣。

  这是奴酋力排众议迁都沈阳时的原话,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黄重真看着这座于大明辖下只能算作军城的城池,却因着努奴酋的迁都,以及改名盛京,从而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越发显得举足轻重,便感慨丛生。

  “喂,那个明……明人,还不快过来接受检查?”直到,一个八旗子弟对于他那负手而立的深沉样子,实在看得不耐烦了,嚣张而又大声地呼喝着他。

  黄重真走上前去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将这张犹自带着原始野蛮的脸,轻轻地记在心里,便张开双臂,任由上前的两个奴兵,对自己前后左右拍打了两遍。

  因这人与已接受过例行检查的少年们,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太正常,便连裆下和臀部都没有幸免,亏得年纪虽不大,规模却已不小,才没有丢脸。

  看门的奴兵佩服而又歉然地朝黄重真拱拱手,便另有奴兵将拒马搬了开来。

  于是,以黄重真为核心的大明使团,便在怀远门内外各色之人,各种各样的目光注视之中,缓缓地步入城门,正式踏足了沈阳。

  这也是时隔数年,代表大明官方的脚步,首次再度地踏上这片土地上,便连祖大乐这些二愣子,都禁不住心生感慨,如周吉等情感真挚者,甚至已泪洒青砖。

  这座城池包容承载着他们,他们也都打量着这座城池。

  黄重真虽然再临沈阳,但并没有来过城池的这一侧,因此自然也没有例外。

  将汉人往骨子里奴役的政令——剃发易服,尚未在辽东颁发。

  因此,这座昔日的大明军城,虽然已被野蛮的建奴人改造得面目全非,却依然散发着较为浓郁的汉家气息。

  路上行人,虽以女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