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来了外地人_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来了外地人

  从南坡回来,樱宝老老实实窝家里教弟弟说话背书,抽空就去洞府整理作物。

  上次割下的金耳雪耳经过一段时间晾晒已经干透,竟然没有一个霉烂,被她用笆斗盛装起来。

  如今那十根桑木上又冒出菌菇,金耳金黄雪耳莹白剔透,分外喜人。

  种下去的棉花种子已经出苗,正茁壮成长。

  一晃祭灶,姜三郎又抽空去了南坡一趟,让王柯父子三个先回去过年,等过完年再回来做活计。

  姜三郎还量了五斗麦子一斗稻米给他,算作预支的工钱。

  王柯欢天喜地扛起麦子和稻米,带着两儿子回家。

  家里还有三张嘴等着呢,之前仅剩的那点粮食估计已经被她们吃光。姜三郎给的这五斗麦子一斗米正好接续上,能让他一家人支撑到二三月份。

  只要到了二三月,野外长出野菜地皮菜,还有榆树嫩芽,他们一家胡乱对付着,便不会饿死。

  撑到四月,漫山的槐花也能饱腹,孩子们再去河沟捕点小鱼小虾与泥鳅河蚌,日子就能将就到夏收。

  如此,他一家也算缓过劲儿。

  多少年来,贫苦百姓都是这么一年年撑下来的,直到撑不住为止。

  转眼元春已过,冰雪融化。

  又是一年新开始。

  期间朝廷果真下达征兵令,川河镇不少年轻男子被迫去了战场。

  东西陈村也一样,一次被征走十来名十八岁以上男丁。

  就连陈族长家也未能幸免,最后由他小儿子应征入伍。

  这次征兵非常严苛,为了凑足兵丁数量,不允许私自买更卒替代出征,也因此,陈族长才不得不将小儿子推出去应征。

  可谁都没想到,姜家老头儿人老成精,在那次补足征粮后,就去里正那里给三个儿子分了户。

  为了尽快将自家儿子的户籍落实,姜老汉还送了半斤金耳干给孙里正。

  孙里正也没白收他东西,第二天便把户籍送去县衙备了案。

  分户后的好处就是,县衙不会给当户唯一的男丁下征兵令。

  若论有啥不好的,那便是以后每年的劳役,每户必须出一丁。

  也就是说,往后每年三兄弟都得去做十至三十天的劳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本地做劳役,总好过去未知的战场送死。

  姜家三兄弟因此逃过征兵,还省下一笔更卒的钱。

  刚过正月,孙里正就带人上门给姜家重新计算户等。

  最后姜家三兄弟都被评定为二等户,以后夏收与秋收两季,就要按照二等户来纳赋。

  姜三郎毫不意外,欣然接受这个评定。

  一到开春,自己忙的像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闺女要在南坡移栽果树,就必须先刨树坑,刨完坑还得将院子外堆的鸡粪挑去南坡施肥。

  “三郎,咱们村来了一户外地人。”

  春娘边揉面边对丈夫道:“那外地人还要在咱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