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送你一点富贵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仇。去年魏国公担当守备大臣后,诚意伯在南京难受,就来到了京师。”

  听到这里,林大官人就依稀记了起来,历史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

  当初嘉靖皇帝登基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恢复了几个已经断绝的爵位。

  比如把李景隆的后人找出来封了临淮侯,又把刘伯温后人刘瑜找出来袭了诚意伯。

  此后魏国公徐鹏举把诚意伯刘瑜的官职弹劾掉了,若干年后,刘瑜孙子刘世延(就是今天断腿的这位)又把徐鹏举的南京守备大臣弹劾掉了。

  勋贵之间,很少有这样彻底撕破脸开干的,而且还延续两三代人。

  所以李如松才会说,诚意伯与魏国公乃是世仇。

  林大官人一边想着,一边又听李如松继续说:

  “到了京师后,诚意伯又因为坐轿礼制遭到处罚,所以心怀怨气。

  大概这就是他放肆纵马的缘故,为了发泄心中怨愤。”

  林大官人顿时恍然大悟,全都明白了,当即就说:“那诚意伯纵马冲撞我,绝对是故意为之!

  因为我与魏国公走得近,诚意伯肯定对我极为不满,所以想纵马撞我以为报复!

  李都督作为巡捕官,对真相不可不察,理当如实上报才是。”

  听到这里,李如松脸色微变,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事的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林大官人又强调说:“如果不信,可以询问附近民众官军,是不是听到诚意伯对我指名道姓的大骂?”

  李如松疑惑的问:“诚意伯到底为何要故意撞你?就只因为你与魏国公有往来?”

  林大官人谦虚的说:“去年魏国公担任南京守备大臣,在下客观上起到了一丁点作用,可能导致诚意伯怀恨在心。”

  李如松:“.”

  所以你这段话的阅读理解答案就是,伱和魏国公关系也不错?你还帮了魏国公上位?

  林泰来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赶紧问了句:“圣上出城勘察寿宫吉壤,想必召集了不少大臣陪同,王少司徒不会也去了吧?”

  李如松回答说:“除了首辅,各部尚书都去了,侍郎也去了几个,定国公徐文璧也去了。

  但王少司徒没有被召,你大可放心,不必担心王少司徒不在家。”

  在京师的大臣基本上都住在西城,所以王家宅院距离申府并不算太远,往西过两个街口就是。

  等到了王家大门外,流程和申府大门也差不多,都是先叫门,然后让门子向里面禀报。

  林泰来初次到王家拜访,当然求见的是官位最高的王之垣,反正带着王之都的家书。

  不多时,便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迎了出来,自称是监察御史王象蒙。

  王家三个京官里,王象蒙辈分最低,所以这种迎客的事情,往往就让他来出面。

  王象蒙仔细询问了一番诚意伯的事情,然后又道:

  “小叔父在浒墅关时,承蒙林解元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