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六章 刚到一件奏疏(下)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高层大佬三言两语之间,命运就被敲定了。

  此时此刻,远在扬州城的蔡御史还沉浸在首辅摆烂的喜悦中,感觉形势大好、优势在我,没见林泰来都不敢在扬州露面了么?

  东朝房里,申首辅另一个“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突然又跳了出来发言。

  “蔡时鼎遭到处分罪有应得,但是被蔡时鼎污蔑不法的千户林泰来,反而斡旋有功,该当有所升赏,不然就是兵部的疏忽!”

  兵部尚书王一鹗没好气的说:“等本部回到兵部就叙功!”

  柯挺又说:“从蔡时鼎之事可以看出,扬州盐务衙门只听命一人专权,致使弊端重重,应该有所改变了。

  扬州盐务各处关卡哨所使用之盐丁,皆归盐运司掌管,上上下下很容易勾连生弊。

  今后可以将盐丁更替为卫所官军,让卫所官军负责巡逻缉查,与盐政衙门官吏互相监督,方可使盐政清明!”

  户部尚书王之垣诧异的看了好几眼柯御史,这些词一听就是林氏风格,但是谁教给你柯御史的?

  难道林泰来隔着两三千里,还能对你柯御史传音入耳?

  稍加思索后,王司徒突然产生了危机感,看来是林泰来在朝廷中另外暗藏了代言人。

  这时候,刑部尚书陆光祖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嘉靖二十六年的老前辈们,刚才丢了面子。

  明明自己刚才提起的是蔡御史弹劾林千户横行不法,但结局却是蔡御史出局。

  于是陆尚书又主动提起另一件案子,“先前苏州府上报请示,对首揆次子申用嘉治罪。

  刑部认为应当定罪,但都察院为何迟迟没有回应?”

  左都御史吴时来答道:“朝廷已经派了钦差前往苏州,现在肯定要先等待钦差调查结果,而后再议!”

  陆尚书反驳说:“苏州知府上奏的是人命案,而钦差调查的是苏州知府贪污案,岂可混为一谈?

  朝廷对人命案之裁决,和钦差调查的事项没有关系!”

  吴时来又道:“任何官司,没有只听一面之词的道理!故而不能只听苏州府奏报,还要等首揆表态。”

  这意思其实就是,如果首辅真的辞官,那还定个屁罪?难道首辅官职还不能顶罪么?

  陆尚书仗着辈分高,直接呵斥道:“伱身为都察院大中丞,却如此阿谀执政,唯执政之命而从,不配为风宪!”

  一直很低调的新任吏部右侍郎赵志皋站了出来,提醒说:

  “朝中议事,最好是对事不对人,大司寇你这话有些过了。而且你们强行要针对申家次子定罪,如此行事也太过了。”

  陆尚书凛然回应说:“我倒是以为,矫枉必过正!

  为了荡清风气,即便有所偏激也在所不惜,除非是立身不正,所以心虚之人!”

  大多数人都以为,赵侍郎还会顶撞几句时,赵志皋却轻轻笑了笑,只说了句:

  “大司寇记住,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