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三章 他急眼了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问题。

  而顾宪成作为正统儒学代言人,肯定是坚定支持性善论并反对心学“无善无恶”观点的。

  想到这里,林泰来知道,自己必须要全力以赴了!

  如果连胡扯都扯不过对手,那还有什么脸面刷学术声望啊?

  他本心是无所谓什么观点的,只是想着在顾宪成身上蹭点学术声望。

  所以现在林泰来只能为了反驳而反驳,无论顾宪成什么观点,站在反对方就行了。

  “此女虽然生来是完璧贞洁之身,但初生的她并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这就是本性的无善无恶。”

  顾宪成又答道:“你把此女打得昏迷不醒,她现在并没有任何意识,也不知道自己是好是坏,但是并不影响她初生时身体的完璧贞洁。

  与此同理,人性本善乃是客观存在之天理,并不因为人的自我认知而变。

  孟子曰,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就是人性本善!”

  几个回合下来,顾宪成似乎逐渐占了上风。

  “你这是诡辩!”林泰来忍不住吐槽说。

  顾宪成冷冷的说:“出来混,讲得出道理就讲,讲不出道理就认输。”

  林泰来深深吸了一口气,绞尽脑汁的重新组织语言说:

  “你认为人的本性全都是本善,就好比女子天生都是完璧贞洁,那么各人之间的本性又有什么区别?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近字。

  孔子之所以说性相近而不说性相同,就是因为孔子认为,人与人在本性上并非完全一致,存在着差异。

  所以你所主张的人性本善,与孔圣人之道相违!”

  顾宪成:“.”

  林泰来咄咄逼人的问道:“伱说孟子,而我搬出孔子,请问阁下如何应对?亚圣和圣人谁大谁小?”

  “你这是诡辩!”顾宪成怒道。

  林泰来冷冷的说:“出来混,讲得出道理就讲,讲不出道理就认输。”

  到了这个份上,输不起的顾宪成不可能留出余力了,火力全开的说:

  “孟子虽窥见人性之根本所在,但却仅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以及孩童之爱亲敬长证之。

  所以孟子在表述方式上并没有彰显出性本善之源,只是以情验性,进行表面论证。

  而性善本原在天道,岂能完全拘泥于孔孟乎?”

  林泰来继续反驳说:“既然你说天道,可天道本是无声无味、无形无状、不可明言的,故不可用经验层面的“善”来规定和表述。

  如果你说性体源自天道,所以也该是不为善、恶所限的,是无善无恶的。”

  顾宪成又诘问道:“既然心学以‘无’言性,为何还要强调加上‘善’和‘恶’?

  所以心学还是认为‘无’比‘有’更高级,以‘无’这个本性来包括‘有’,故而善、恶皆出自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