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还得等曹孟德来!_三国:乐善好施荀令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如此惊险。”

  “虽功败垂成,曹公之勇也当世难有人及了,现下我们在成皋不好停留,今夜应当速速起行。”

  “这位是——”

  荀潇看向了曹操身侧的青衫文士,虽然有所猜测但是却无法断定。

  曹操收起了懊恼的神态,对荀潇展颜笑道:“这位,是中牟县令陈宫,字公台,乃是兖州东郡人,我在中牟时被捕,多亏了他相救。”

  “曹公义举,在下自然不会背弃仁义而向董贼,区区五千金,不过尔尔。”

  陈宫八字山羊胡,面庞较圆,棱角骨骼不明,双眼眼角略微有些向上,有凶煞之相。

  此时说话间,与荀潇对立而拱手,两人对视了片刻,似各自有话说,却又没说。

  荀潇微笑点头,道:“原来是陈公台。”

  “久闻荀君之名,远播颍川各郡,大汉已多年未曾出过似阁下这等仁义之君了。”

  “在下跟随曹公,已弃官位,家小亲友,只身一人、身负一剑跟随。”

  “而今,董贼无道,朝堂紊乱,正是诸位再立大业之时,天子蒙难于洛阳,诸位应当共盟募兵,驱兵近洛阳以谋大事!”

  “不错,”曹操深以为然,靠在坐塌后的靠背上,仪态逐渐悠然,笑道:“我在刺董之后,便已经明白。”

  “杀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董卓死了,一样有人把持朝政,即便是士人公卿,也未必能好。”

  “我等有才之人,也会因士人不喜埋没,世道乱了,任用官吏应当以才,为何呢?”

  他停顿片刻,引目光向己身,又重语道:“只因,在如今这年头,定国安邦方为才、使民温饱方为才、除暴治乱方为才,而非是士族所言德行孝廉方为举,此为盛世之念,而不利于当下。”

  这话,掷地有声。

  在场之人包括郭嘉在内,也极为认同。

  陈群、陈宫都是频频点头。

  只有荀潇在认真思索之后,思绪很快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关键之处。

  曹老板之言,意为袁绍等名门,会占据海内名士,而我们不可与其争夺,应当举才能为重者,如此哪怕不是名士,也可得人才聚集。

  而且,唯才是举还有一个隐晦的好处,那就是我说你有才,我若是不说,你既没有名气,又无人认同,去哪里都没有出路。

  荀潇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并没有把话说出来,但他会在回去之后,关上门来再与身边谋臣而言。

  “我意,吃完这顿饭,立刻就启程,因为吕布很快就会追到成皋来。”

  “届时成皋附近必然会因此混乱,百姓向东南而逃,董卓、吕布为了发泄其恨,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们越残暴,你的仁义就会显得越发的珍贵。”

  “文伯,可在此等候数日,这些百姓若是流亡,可将当地乡勇聚拢,又得数百人。”

  “不用了,”郭嘉拱手,面无表情平静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