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那你说得热血沸腾的!_三国:乐善好施荀令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投他。

  于是就睡了。

  ……

  入冬之日。

  驻军在许县境内的曹操和鲍信来见荀潇。

  到达衙署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荀潇亦未寝。

  持剑逐他们几步,才认清来人于是大笑迎之把酒言欢,说起了这十万民众之事。曹操、鲍信也各自带有谋士在,荀潇叫来堂上入席者有关羽、卫兹、郭嘉、戏志才。

  徐庶则是在内衙忙碌未曾到来,而典韦不愿入席就想站在荀潇后面,怒视前方以威慑他人。

  其怒目凶狠,体形高大如熊虎。

  在喝了几杯后,曹操知晓夜色还长,于是止退了斟酒的人,又叫侍卫与一众小吏出门去等待。

  让堂上安静了下来。

  他们三人,毫不客气的说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同气连枝共抗董卓。

  是以来不得半点马虎。

  曹操思索片刻后,还是开口道:“文伯,往日相交,我素来知你仁义。”

  “但须知,举大事不可累及拖沓,生妇人之仁,我不曾问计于你,今日我且问你,四周而来十万流民,惧怕董卓之政,因此而投,你如何安置?”

  “若是以往,应当查其中亡命徒以斩首痛杀,再抓捕数名暗探,以震慑此民,再安置一处,予其自力根生,数年后,再慢慢引为己民。”

  “而你,却全数收治,以钱财散之,以米饼令其饱腹,增布匹让其御寒,长此以往,终受其累,今日来我只想你亲口告知,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是别人,曹操定然会哂笑不理。

  如果收治之人是刘虞,他又会觉得理所应当,但这个人是荀潇。

  不知为何,曹操总觉得他没那么简单,自与荀潇共事后,他就明白这人不是刘虞那种善心仁义的人。

  荀潇,或许真的有他自己的想法。

  此时,随着曹操的话音落下,在场之人也都将目光看向了荀潇。

  唯有郭嘉始终眼观鼻、鼻观心,安然静坐,不动分毫。

  而戏志才虽是看向荀潇,无却不是疑惑,而是期待。

  思索片刻,荀潇长叹了一口气,环顾在座诸君而最终看向了曹操,面色郑重、吐气开声的道:“今天下分崩,国主蒙难,生民废业,饥馑流亡。而公家若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今各地太守、诸侯,虽士民众多,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

  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广积粮,以义正之名,多脩耕植畜军资,如此方能成事。”

  “诸位见我许县,日增城墙,夜筑沟渠,以为稳固,错也。”

  曹操原本听得极为舒适,忽然被荀潇抛出的这个观点所吸引,眉头成川,目露精光,立起身来急切追问:“那何为稳固?”

  “人心!”荀潇坚定的说道:“山河之固不在山川之险,城楼之固,而在人心之凝聚,我以全力护百姓,他们如何又肯弃我?而人心聚,城自难破。”

  “说得好!”

  曹操之右,鲍信当即拍案而起身,看向荀潇时双眸放光盈动,英雄之论也!

  以前只有乐善好施荀文伯,现在恐怕要再冠以英雄之名!

  荀潇此话,便是典故之中,魏武侯与吴起的山川之固在德不在险一论。

  说的是德政。

  荀潇亦是说的此节,而非是区区一座许县而已。

  不光是鲍信、鲍韬兄弟。

  戏志才、郭嘉两人神采逐渐飞扬,对视之后再看向荀潇时候,深深感觉到这才是当初那个早慧天才的思绪。

  “文伯,”曹操沉声一唤,虚眼抬头再看他,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道:“我已知君心意。”

  “若我所料无错,你已经有策略了,对吧!?”

  他悠然自得的坐定了身姿。

  心中欣喜安宁。

  好个荀文伯,好个磅礴大气的仁德论!好个修耕植以蓄军资,他果然胸有大志!

  “没有,只是有些想法。”荀潇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曹操:“……”

  啊?

  那你说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你在这募捐是吧?

  没有策略不会是让我们众筹拿钱吧?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