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秀才举人,决堤之谜_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那些问题,才是崋部为选拔预备官员所出的。

  他比张锟更擅长前面的题,到了崋部,他这个举人也会比张锟更容易做官···

  三日后。

  考试结果出来,张锟、薛亮都被选上了。

  薛亮被雇佣为灾民迁徙队伍的大队长,张锟却是成了负责统计、记录迁徙队伍中一营灾民物资用度的“账房”。

  一个大队长管五十户灾民,而一营有十个大队长。真论及身份,张锟这个“账房”反倒是比薛亮这个大队长高了半级。

  这让薛亮略有点无语。

  但他到没有不满意——他认为大队长这个职位,做好了更容易“升官”,也更有实权。

  不过,对于迁徙这件事,他却是略微有那么一点点抗拒的,因为他家在开封城外有几百亩田地。

  崋部的官吏、将士做事都十分干练、高效,他们这些人的职务安排下去不过两天,便组织他们上船,准备往南迁徙。

  上船之前,薛亮找到了他们的营长,一位崋军哨副。

  薛亮已经打听清楚了崋军将官级别,知道营长比哨副高了三级,而这个哨副只是临时兼任难民营营长。

  于是他见了这哨副,便道:“请问黄营长,我们这是要迁徙到哪里去?”

  “南边去。”

  听到这回答,薛亮眼角微抽,心道:你这不跟没回答一样吗?

  遂硬着头皮追问:“具体是去南边哪里?”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看来是不方便说。’薛亮心想。

  同时对他们将要被迁徙去的地方更好奇了。

  上了船后,他暗中找到张锟谈论此事,推测道:“张兄,你说崋军该不会是要将我们迁徙到什么贫瘠、荒僻之地吧?不然为何要隐瞒迁徙地点?”

  “不会。”张锟如今已经对崋军很信任,“你别忘了,当初那位旅军政员可是说过,我们将要迁徙去的地方,土地肥沃不亚于开封府。”

  薛亮还是觉得崋军的迁徙地点有问题。

  但见张锟对崋军之言深信不疑,便没再与其多谈论此事,而是提醒自己机警些,以防万一···

  许州,东郊。

  刘升已经带着亲卫军盯住许州城三日了。

  附近的禹州已派了万余人来援,可惜完全无法满足刘升的胃口。他便视而不见,任由这万余闯军入城,让许州驻守的闯军增加到四万多人。

  即便如此,今日闯军依旧按“约定”,送来了一百艘船只。

  前两日,刘升还会带着些兴趣当场看着崋军将士检查那些船,今日却没有。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见从开封府逃出来的一众大明官员、权贵!

  说起来这事也挺有意思。

  因为二月底便被闯军围城,开封府的众官员并不知道商丘、虞城等地已归顺崋部,还以为这几城像之前开封一样在坚守。

  于是这些人坐着船从开封城逃出来后,便前往商丘,结果全都成了崋军俘虏。

  获此大功,驻守商丘的警备军惊喜万分。

  听闻刘升在许州,便派出一支队伍将这些人都送来许州的亲卫军营地。

  王帐内。

  刘升先让人将大明河南巡抚高名衡单独带来。

  这人倒是有那么点羞耻心,又或者是比较好面子,并没有见到刘升就屈服,而是挺立站着,看刘升一眼后,便偏过头去。

  刘升道:“高名衡,你作为大明河南巡抚,不仅有守土之责,也有护民之责。

  你是大明的官,孤是崋部的王,你丢失了大明的国土跟孤也没关系。

  孤只问你,为何开封府上百万百姓会遭洪水之灾,这黄河究竟是怎么决堤的?”

  听到这番话,高名衡转过头来,露出诧异之色。

  大概是没想到刘升上来就问这件事,而且很重视的样子。

  随即他就答道:“此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开掘黄河大堤乃推官黄澍之计策。

  不过,黄澍原本是想决堤引黄河之水冲击闯贼营地,顺带灌注开封护城河。只是不知下面人办事时哪里出了差错,竟尽致使黄河大决堤。”

  第二更。

  写一半,突然肚子痛,更新来晚了。

  晚安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