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零七、聚沙成塔_明末太子:召唤猛将,复我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蔼的微笑,这是一个成功商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微笑能把友善传达给对方,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信任。

  “说起来太子爷你可能没想到,我是跟您学的。”

  “跟我学的?”

  朱慈烺一头雾水,彻底蒙蔽了,“什么时候跟我学的?本宫怎么不知道?”

  乔致庸从实招来:“小人就是根据殿下募捐军饷时对大臣们的承诺想到的这个办法,用少许的利益拉来大量的储户。”

  “原来如此。”

  朱慈烺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竟然当了一次老师。

  不过自己的做法可不是原创的,这来自于穿越者的优势,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不知道乔致庸如何偿还利息,这才是最重要的!

  积沙成塔,滴水成河。

  也许一百两银子一年的利息只有微不足道的二两四钱,一千两银子只有二十四两,但当这个数字扩大到了上百万两甚至千万两的时候就不容小觑了……

  “乔致庸,你不到十天就吸纳了十八万两存银,照这个速度下去,你经营的日月钱庄一年下来差不多能有六七百万两的规模。

  倘若再在全国开设分号,那么日月钱庄的存储蓄规模差不多能突破一千万两,一年下来光利息就是二十四万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可想好了如何偿还利息?”

  乔致庸胸有成竹的吐出了两个字:“借钱!”

  “借钱?你说的是贷款吗?”

  朱慈烺有些佩服他了,这小子的确是个经商天才,单单凭这两个字,估计他已经掌握财富密码了。

  乔致庸继续道:“把钱借出去,获取更高的利息。”

  “有把握吗?”

  朱慈烺转动着手里的茶碗,问道。

  乔致庸朝这座四合院对面的客房一指:“里面来的这位李先生是京城著名的商人李三多,他打算向日月钱庄借五十万两银子,每月利息千分之八。”

  “李三多?”

  朱慈烺目光如炬,好像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据说他商铺多、房产多、妻妾多,因此商界人称李三多。

  朱慈烺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道:“本宫听说李三多富可敌国,家底少说也有四五百万两银子,为何找你借钱?”

  乔致庸端起茶壶重新给朱慈烺倒满:“这李三多之所以能干成商界巨贾,在于他过人的眼光与灵活的头脑。他手里大部分钱都拿来买了地皮,修盖了商铺,除了自己经商之外还对外租赁。

  他的产业遍布全国,除了北京之外,在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大城市都有他的商铺,京城的产业只是他资产的两成左右吧!”

  “哦……如你所说,这李三多倒是个商业奇才。”

  朱慈烺对此深感佩服,看来资本主义已经在大明晚年萌芽,这不就是炒房子的商人吗?

  乔致庸继续道:“商人知道钱生钱的道理,所以李三多手里再多的钱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