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六章:小蠹贼手_烽火丽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根据在石家庄制定出来的“安河桥协议”,军调部虽说承认了八路军的松山解放区的实际拥有权,但却限制松山军区的人数不得超过两千四百人,等于只能有两个团的兵力存在在这个地区。这是很危险的事情,现在冀中地区除了松山之外也只剩下燕北了,估计在燕北会限制在一个团,这样共计四千人不到的兵力一旦“有事”的话,是绝对不够周围呈包围态势吴学义和周炳义的十三万人马填肚子的。

  这个时候就又彰显出马抗日的聪明才智了,他让政委刘焱在“安河桥协议”上照签字,但是自己继续让政治部抓紧宣传解放区的政策,鼓励青年入伍。不过他并不将这些新兵编入部队,而是建立了安平和蠡县两个县大队,这样的县大队并不在军区的正式编制之中,对上也说是地方维护治安的力量,其实却是穿的一样的灰军装,使用一样的武器,听从军区的一切命令。根据记载,当时安平县县大队最高人数的时候达到了一千余人,而蠡县的也差不多。而燕北的杨四根据军区的指示如法炮制,这样其实马抗日的手中就实际拥有了六千人的总兵力了,这也是松山军区在最后的整编前最“肥”的时候了。

  对此,平津警备司令吴学义倒是没感觉什么,他总绝对这些八路军成不了大气候。而对于蒋介石效忠之至的周炳义则不这么看,他向南京报告的却是要尽快下决心消灭冀中的八路军,否则一定是要养虎为患的,并对吴学义的“剿共”不积极提出了撤换平津地区总指挥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总参谋长顾祝同上将的指示,顾祝同向蒋介石建议撤销吴学义平津警备司令的职务,调任山东的王耀武去平津,而由周炳义担任山东警备司令。

  蒋介石做事有些犹豫了,对比起吴学义来说,王耀武确实对自己忠心耿耿,而周炳义就更没问题的了。关键是在动吴学义的问题上他始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吴学义是阎锡山的心腹干将,按理不会与党国二心的,何况现在整个晋绥军已经完全整编进了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里了,吴学义该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创造更接近国民政府最高层的信任才是。于是他最终还是觉得吴学义继续留任平津警备司令,而把周炳义给他当了副司令,并且把周炳义的第二十军编成了第二十兵团,把原属于吴学义所辖的第七十七军编入了第二十兵团,归兵团司令周炳义指挥,这样一下就削减了吴学义的一个军计三万兵马,周炳义却手中掌握了六万人马了,万一和吴学义发生冲突或者说他有了“二心”的话,周炳义的实力也只在吴学义之上而不是之下。

  关于剿灭马抗日这股强大的八路

  军力量,顾祝同制定了一年之内采取分割围剿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