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六章 战还是要打的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也太把自己当回事,眼里根本看不起这些蛮夷和山野之人。

  “殿下,侬人做官?”

  你看……余靖问出这话,就代表着整个国朝的意识。

  赵曦很难理解,都是人,还是名义上一个国家的,那有那么多的差距,甚至连同僚都不耻为之。

  “学士,人有群居之特性,只要群居自然会产生领导和被领导。一路走来,各位也都看到了锰矿开采的地方。”

  “平息侬贼作乱后,王师大部回西北,而一旦锰矿启动,势必在周边形成邑,乃至城,而其间多为侬人。”

  “那怕是劳役,日久天长,也会自然形成其中领袖。如其自生后对抗,何不由国朝任命?许以职,授予官,得于利,责其治。”

  “说句不中听的,就是牲畜劳作,也得喂养得当不是?”

  说的很明白了,这要是再理不清,赵曦也不准备再多嘴了。

  观念需要改变,纯粹的改变太难,在利益驱动下的改变,只要是人,应该不可避免的试着去接受。

  余靖不是僵化的人,而大伙也都喜欢钱财……明面上不是,有污士人名声。

  其他人不说,狄青听到这,已经觉得这战没必要打了。

  太子殿下这一手,肯定把整个侬族搅和的鸡犬不宁,这广源州,就是不打,也存续不了多久。

  “狄帅,战还是要打的!不但打,还是要打成那种步步紧逼的程度。”

  “只有在一条路绝望的心境下,才显得另外一条路的光明。困城,逼迫,步步施压,让整个广源城内时刻都处于濒临死亡的境地中。”

  “待那时,王师再伸出手,向不同的人示好……只要在这样的处境下,才能最大可能的让归化之人死心踏地的为国朝服务。”

  赵曦就这么随意的说着,就跟闲聊一样。

  但这些话落在不同的人耳中,反应是大不同的。

  余靖从太子殿下坑那些弃城而逃者,就知道太子殿下不是善茬,弯弯绕特多。

  这些天跟太子殿下相处,他几乎忘记了……太子殿下处事也算是光明磊落,对待弃城而逃者,该是不得以而为之。

  如今看来……还是光明磊落,所有的处理方式都讲到明处了,让余靖恐惧的是,就太子殿下这般操作,似乎没人可以拒绝。

  用一个利字,把人心人性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对国朝……应该有好事,只是余靖深深的为朝堂那些人担心……陪伴这样的帝王,有得受了!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花样,严格说从古至今,帝王将相,运用者不少。只不过是国朝的士大夫把身份问题看的太重了,根深蒂固的蛮夷观念,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延展性。

  各人做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太子殿下这一番说法推行,还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比如,安抚使衙门需要找跟侬族土司相熟的人,从俘虏到商贾,一个个的接触。

  比如狄青,需要把攻伐广源城打成步步紧逼的状态。

  而赵曦一样来到了攻城的前沿,他需要试验这段时间做好的竹制手雷。

  这玩意儿需要测定引线燃烧的时间,以此来决定扔出去的时机,以及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攻打广源城这种逼迫性战役,最适合当个试验时机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