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一章 气势如虹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赵曦的军事素养是相当认同的,他觉得太子殿下不可能考虑不到现在该怎么打。

  步卒对骑兵,近身作战有先天的劣势,面对西夏人撤退的可能,偏偏只有近身缠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完成主力战场的作战任务。

  太子殿下舍不得牺牲军卒性命。

  确实,能用远程武器杀敌的,赵曦真不想用将士们的鲜血来换取胜利。

  只是现在

  “殿下,唯有真正的冲杀,才能锻炼出一支不惧生死勇往直前的队伍。没有经历过冲杀的军卒,永远成不了悍卒!”

  赵曦也知道狄青说的对,没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军卒,真不能算真正的悍卒。

  问题是,他此时需要的是全方位压倒性胜利,是一次壮胆建威之战。倘若西夏人故技重演,而国朝军卒再经历一次被大量斩杀的情形,将于他预期的目标相悖,这该如何抉择?

  赵曦真有点犹豫了。

  “令骑兵冲锋,全军出战,战车与车轮炮随后,尽可能确保冲击的军卒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战车掩护。”

  “令东西两翼快速抵达战场,伺机展开截击作战计划,同时发射信号烟花,全面实施围剿战!”

  旗手再一次挥动旗帜,当赵曦看到旗语完成那一刹那,突然高喊一声:擂鼓!

  进攻的鼓声敲响了,从指挥台第一面鼓敲响开始,形成围三缺一的所有队伍,随着指挥台的鼓声,次第的敲响。

  赵曦总觉得这时候缺点啥

  还记得他南征时,那是小规模的战斗,还都是偷袭或者闪电战的性质。所以,多数是埋头作战,没有任何声响。

  这时候,如此大规模的战斗,赵曦知道,这个战场缺一种呐喊,那种鼓舞士气的呐喊。

  仅有鼓声是不够的。

  傲气傲对万重浪

  热血热胜红日光

  男儿当自强,这本来就是将军令的调,而将军令的旋律脱胎于战场的擂鼓声。

  在赵曦感觉缺少一种呐喊声时,不由的提着嗓子,合着擂鼓的节拍,吼起了男儿当自强。

  一个人的声音再大,也无法把这种豪情传到整个战场。

  可男儿当自强,是护卫营乃至整个新军所有军卒都会唱的。

  在赵曦吼出第一句时,指挥台守卫的护卫营老兵,在激烈的战场场景下,不由的随着太子殿下的吼声,也合着擂鼓声,开始呐喊这一曲男儿当自强。

  没有什么曲调,比男儿当自强更契合现在的场景。

  然后然后这几百人的歌声,或者说是呐喊声,传出去很远

  谁也没有想到,适应了弹的西夏战马,会被歌声惊扰了。

  因为,这是将近十万人的吼声,十万人,在战鼓声中,合着将军令的节拍,整齐划一的高声嘶吼着男儿当自强

  这时候,将士们的步伐都是整齐划一的,成建制,如同日常训练的那般,每一个音符都带动着一个动作。

  冲击,刺杀,丟弹,发射车轮炮,开火,后撤,装填子弹等等,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将军令的节律下完成

  大势已成。

  赵曦都惊讶,这不是n,可没有那种n有如此高亢的声调这是战场,可没有哪一种呐喊,比男儿当自强更能激励斗志,激扬士气。

  这是一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士气。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9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