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没必要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都无法确定。

  历史有必然性,一个王朝能否久存,不是由那一任帝王决定的。

  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体制,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遴选帝王方式,才是赵曦可以做到的。

  而这一切,都不是现在可以推动的,需要他的许多理念被朝堂臣工接受。

  大军出征了,吕公著完全学着赵曦,大军在寅时从汴梁出发了。

  这不是全部,但朝廷仍然由政事堂的相公们,率众臣相送。

  这比当初赵曦出征的声势大多了。

  赵曦没去,也没让滔娘去送儿子。

  他把自己那两把喷子给了儿子,也把王中正和李宪派出去了,作为监军,同时也是给儿子加一层保护。

  老陈琳很老了,不得不再一次守在官家身旁。

  整个朝堂都忙起来了,一切都因为这次征战。

  战争所需要的物质,战备转运,奏报收集和整理等等。

  最为重要的是,朝廷需要为将来拿下大理的后续做好一切准备。

  还有工坊城府衙的组建。

  这一切真够朝廷忙一阵的。

  赵曦反倒有些闲了,也真切的体会老爹当初的心境了。

  看着延福宫偌大的沙盘,不停的用旗帜来推演各种可能。

  不是自己带兵,赵曦还真的对这次征战有些担心。

  “高氏开始对矿城用兵了……”

  能想到,即位了,并且段氏一族承认了,也就有了攻打矿城的借口……

  很显然,国朝对高氏谋反的前期做法,让高氏真的有些想多了。

  高氏觉得,国朝只需要大理承认是大宋的藩属国,至于是谁家做王,对大宋并没有影响。

  同时,正处于大宋的守孝期,大理的流亡王室进入了矿城以求保全。

  高氏现在就是攻打矿城,也有了理由。

  也好借此机会,在东川这片土地上,可以重新调整一下利益分配。

  如果安南再争气一点,对大宋的广南骚扰,说不定还可以从广南的锰矿中分一点羹。

  “官家,是否可以让段氏……”

  赵曦摆了摆手,制止了韩琦说下去的话头。

  他明白,韩琦的意思是,在国朝没有处理完广南之前,还需要麻痹高氏。

  大理要改土归流,留不留段氏族人不影响最终拿下大理。反倒是让段氏王室消失,更有利于国朝接管大理。

  更何况,有高氏这样现成的刀。

  “没必要,国朝拿下大理后,大理的治理,还是需要有个牌位的。毕竟大理是蛮夷之地,国朝很难在短期内让那些蛮夷有认同感。”

  真不是赵曦仁慈,也不是看段氏的面子。是真正从以后治理大理来考虑的。

  “这一次战争结束后,大理王室就是个纯粹的光杆司令,唯有依靠国朝。”

  “王位还是他的,还必须是他的。国朝需要时间来同化大理的子民,让那些子民对国朝认同。”

  其实,在段氏王室的处理上,赵曦应该比韩琦的想法更残忍。

  不过这事放在段氏王室的身上,也就不一定了。

  多少年了,大理段氏就没有真正掌控过大理。

  高氏、杨氏、董氏,谁家都有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段氏,恐怕也只有皇城那一点空间。

  这也是赵曦敢留着段氏王室的原因。因为,段氏不可能有意见。

  现在就看南征军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