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三一章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船也没有选择吃水较深的大船,这样的渡口倒也不存在不能停靠。

  整个队伍在登上渡口后,瞬间就把渡口控制了,再没有其他任何船只接近······此时的百姓还是顺从的,甚至都是陪着笑离开的······仿佛被内阁驱赶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确实,这些年国朝的蓬勃发展,在民间也是有相当高的声望。

  “子容,号称八水绕长安,现在的京兆府水系可还好?”

  “回官家,京兆府水系尚存,只不过有点名存实亡了。前朝混战阶段,于长安之地多方争夺,导致了各种水利设施被毁,虽然如今水系尚存,却再无盛唐八水绕长安的盛况了。”

  “据臣所知,国朝出台农田水利法之后,京兆府也在一定程度上修缮了水利设施,但是由于当初损害严重,如今修缮的不足前朝之十一。”

  “长安八水水量尚且充沛,但发挥的作用不足前朝的十一。再上这些年风调雨顺,国朝粮食因安南供应充足,地方州府郡县,包括士族乡绅对于农桑设施的兴致不高,八水也就是图有其形。”

  苏颂在内阁属于分管工坊城和工部的,对于整个国朝的水利都有所了解。虽然见识上的差距,他无法想赵曦那样通盘全局的考虑治理黄河的各种因素,但也是对黄河的最大支流做了一些工作。

  苏颂了解官家的性子,在陈述时倒也不忌讳什么。当然,这样说也不是在针对什么粮食政策,更没有针砭地方州府在水利工作上的延迟。

  “八百里秦川,鱼米之乡。当初的郑国渠开创了关中平原贫瘠,却不料到如今反倒不如古人。”

  “朕还是那句话,治疗黄河,不应该仅仅从黄河入手,应该更多的考虑黄河支流在汛期对于黄河水位的作用。”

  “今晚在此驻跸,明日全队走陆路,朕想看看,能不能从恢复八水的角度,发挥到治理黄河的作用。”

  话题引到这,赵曦终于能把隐藏的目的合理的提出来了。

  赵曦就这样一句话,可真要走陆路还需哟啊很多工作要做。苏颂作为内阁规制的马车没带来,更别说官家的辇架了。

  官家这样交代了,苏颂就得安排跟京兆府接洽,安排好明日的相关工作。

  还好官家这次不是微服私访,京兆府也是知晓的,只是官家严禁地方州府接待,京兆府才没敢靠过来。

  但是,官家驻跸此地的信息,京兆府知道后,肯定都在周边等着······不止是苏颂,估计官家也清楚。

  所以,苏颂在安排明日出行事宜时,倒也不为难。

  只是苏颂这时候似乎对于官家出行的目的糊涂了。

  内阁议事,官家出行,是为确定黄河泄洪道选址的问题,或者确定朝廷首先营造何地的泄洪道。可现在官家走陆路,似乎已经偏离了原本的目的。

  官家所说的黄河和支流关系的观点,苏颂是认同的,也赞同官家对黄河泥沙的考虑,自然就以为官家这样做的理由会是实地勘察泄洪道建造以后的影响。

  可官家今日谈话的指向,似乎又偏向于黄河支流的治理······官家到底几个意思,苏颂真有些糊涂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