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三三章 带个功劳进大宋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小儿子,从小就聪明,对宋国的文化也特别有兴趣,就是大辽朝廷的汉臣,也都有过赞扬的。

  当他们叛军躲避到宋国防区后,大儿子找来了,带着儿媳孙子······对大王以及部落的忠诚,还是对儿孙,萧鲁古纠结过,最终还是孙子的一声爷爷,让他答应了宋国皇城司的探知。

  也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妻子和小儿子进汴梁的机会,甚至说,大儿子全家也会迁移到汴梁生活。

  没有比这个更能抓住人心的。

  萧鲁古也曾心里郁结过,但是现在,他有点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

  摸了摸藏在内衣里的木牌······皇城司的上官说,只要带着这块木牌,就可以通关,抵达宋国所有州府后,在指定的地方被接收。

  常年的放牧生涯,让萧鲁古很快就找到了方向,西南向,从此往西南,他就能到了宋国的云州府。

  有一点萧鲁古清楚,这时候的边疆,估计应该是战火连天了,即便是还没真的交战,边境也应该是戒备森严的。

  恐怕,宋辽两国在边境都布防着大军。怎样顺利逃到宋国,萧鲁古需要计划······

  昼伏夜行,已经五天了,萧鲁古已经能看到野狐岭的山头了,同样,他也看到了野狐岭以北,大辽军伍连绵的营帐。

  他们叛军被歼灭的消息,这时候对宋国应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萧鲁古还想建功,带着有用的消息,和不带任何消息去宋国,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

  别看萧鲁古一直就是小卒,可他参与的战事却不少,对于大辽的排兵布阵,营帐布置,还是熟悉的。

  野狐岭以北,大辽的营帐离山岭得有二三十里,这样的距离,可以确保宋国队伍抵达野狐岭山下时,大辽的骑兵可以直接在宋国队伍立足未稳时,直接来一个冲锋。

  野狐岭很大,大辽的军营好像不足以布防整个野狐岭的防线,只在重要的关隘布防着······

  萧鲁古很谨慎,即便是观看军营,也是在安全距离以外。

  又过了两天,萧鲁古的食物不多了,整个大辽的军营布防,萧鲁古大概看过了整个轮廓······营帐扎的很大,可萧鲁古判断,军营里实际的骑兵,绝对不符合营帐的规模。

  这时候季节,战马虽然也需要食料,但,地上的青草,才是这季节战马最合适的食材。

  这两日,出营帐遛马,并让战马采食青草的数量,完全跟营帐的规模不相符。

  大辽是什么情况,萧鲁古即便不是很清楚,也常听说。大辽绝对没有那么多的料草供战马霍霍······

  更何况,大王起事近两年了,这两年,大辽各部落即便是有些储备,也差不多消耗完了。

  或许这个消息,对于宋国是有用的。

  到了这地步,大辽肯定是留不成了,萧鲁古就想着,能带着功劳进宋国。能不能某个差事倒无所谓,他也对战事厌烦了。有了功劳,好处应该也会有。

  不管是大辽还是宋国,防御野狐岭都是针对重要的关隘进行防御,或者说,对那些能通过大批队伍的地方进行布防。

  如此大的野狐岭,不可能每一处都能防御到。

  萧鲁古只是一个人,应该怎样都能通过野狐岭的······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