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三九章 医疗点还是安置点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不散队伍……因为北辽朝廷不允许!”

  “事到如今,北辽朝廷也算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在河北道和我朝打一场大战!”

  吕惠卿不懂兵事,却太懂人心了。

  确实,据皇城司的奏报,北辽的防守也确实是如此。

  顶在最前面的,是这一次拉起来的其他各族部落林牙军,包括汉军。

  再往后一点,是契丹部落的斡鲁多,再往后,才是北辽的精锐皮室军和宫卫。

  这也是国朝大军步步推进,而北辽步步退让的原因…~因为其他族群部落骑兵,也不想当枪头。

  耶律乙辛的叛乱,还是有些影响的。

  “可惜,交手不多,歼敌不足。每每刚一接触,稍有损伤,北辽便利用速度撤退了。战车阵机动性不如骑兵……臣担心前方将士忍不住出动番骑队!”

  这一次王韶是请过命的,想到河北主导战事。

  可惜,内阁虽然没多少意见,那些老帅都争起来了。

  从年龄上,种谔跟王韶还真差不了多少,更何况还有一个郭逵。

  天下终归还是需要年轻人来守护。这一战,朕让军中中坚将领主导,老帅坐镇即可……官家的话才叫停了争论。

  到现在,王韶还是不死心!

  泼天的功劳不说,他也是真的担心番骑队用早了。

  “官家,战事无忧,不过有一个情况,老臣以为需要考虑了。”

  王安石没接王韶的茬,其他内阁也没接茬。

  很明显,直到现在,前线的战术安排可圈可点。

  “何事?”

  赵曦也没接茬。说起来,不管是老护卫营的将领,还是近卫将领,说起来都算是他的门生。

  经过国朝的几次大战,都已经成长起来了,不至于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更不可能也不敢随意乱动朝廷的战略布置。

  “官家,河北道为主战场,国朝一边倒无所谓,战场不在境内。但是,北辽燕云区域内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据河北道各州府奏报,如今南逃的流民,已经比早先翻了十倍不止。老臣以为,朝廷应该考虑燕云流民安置问题了。”

  “官家曾有言,征伐一地,先征民心。国朝收复燕云已经是必定的事,这些流民必将是大宋子民,又是同种同族……”

  “王相,大敌当前,流民身份根本来不及甄别,其间到底有多少真的流民,又是不是存在细作,很难判断……”

  王安石想表达的,都明白。而章惇所说的,也是事实。

  两难呀!毕竟是关乎两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国朝的内阁来说,基本上都倾向于牺牲北辽汉人……毕竟百年的分离,已经在那些汉人的身上,找不到同种同族的痕迹了。

  “朕曾下令,在前线队伍突进后,所有军营不得拆除。前线可都执行?”

  “回官家,所有军营均留存。位置位于原边境线北五十里。”

  “好!以此军营为流民安置点。从朝廷各衙门抽调部分官吏北上,列入辅助战斗序列,包括监察衙门。”

  “着令太医馆,抽调疮科大夫北上,同时在全国朝招摹疮科大夫北上,列入辅助战斗序列。”

  “将原本的军营定为医疗点。培训流民做转运、救护、护理伤员的义工……朝廷可以接收流民,但不白养闲人。”

  “同时,抽调矿城、工坊城等守卫力量,对这些医疗点进行守卫,他们有相关经验。”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