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后门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的原因,祖例规定,任何时候不得少于十万匹战马和精骑。

  即便是宋国的西北军,也不曾染指可敦城······因为宋国的西北军出征,战略目标是对南京道的大辽军伍围剿。

  这也让如今的可敦城,成为了大辽唯一剩余的生力军。

  只要转战奉化州、归化州向北,他萧垯不也就可以抵达可敦城,并以可敦城为基点,召集整个大辽西北招讨司的各方力量,意图后事!

  大宋在析津府周边的清剿应该要告一段落了。

  这近一个月的清剿,总计剿灭有图腾纹身的契丹人约五万七千余。这就是说,除了正面战场,大宋又歼灭近六万的北辽主力骑兵。

  整个清剿行动,基本上将整个南京道都过了一遍,应该不再存在成建制的北辽残兵了。至于那些游兵散勇,就看汪洋的南京道子民,能不能在特定的诱惑下,完成最终的清剿了。

  这时候,大宋的前线朝廷,开始酝酿下一步越过燕山的进攻目标了。

  “报······”

  多久没有这样的急报了,一时间让整个中军宫帐都静了下来。

  “报······奉化州驻防队伍急报,昨日,有近三万北辽骑兵通过奉化州境内,向北进军。该北辽骑兵均为一人双骑的配置,并未对我奉化州发起攻击。”

  “考虑敌我双方的战力悬殊,奉化州驻军并未出击,只是固守奉化州城。”

  传令兵后面的话,没多少人往心里去。奉化州留守的驻防军不足三千,就是一种宣示主权的意思,并不需要他承担截杀北辽残兵的任务。

  特别是这种成建制大批队伍。

  所有人都在想,这部分北辽精锐骑兵的出处······

  “北辽还是有高人呀!”

  赵曦看着整个南京道的沙盘,由衷的赞叹。确实,有这样的奏报,再结合整个南京道的沙盘,赵曦不难想到事件的始末。

  人家很聪明,根本不攻击大宋的驻军,纯粹就是路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敌意,还能避免大宋的烽烟传讯,以至于招来大批宋军的围剿追击。

  “在河北道战场开始之时,人家瞅准时机退出战场。当我方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中军混战和析津府的收复时,导致西面各路大军出现空档······就这里,逐鹿山。”

  “随便找一个山坳隐藏,等待我方大军在清剿······思路清晰,时机抓的巧妙!”

  赵曦在评论,几乎是还原萧垯不也的逃窜过程。只是,这感觉让整个中军宫帐里很不爽。

  整个河北道大战,基本上是围三缺一的包围圈。说白了,大宋没法把北辽南京道的东北方向也布置兵力,也就放开了东北方向的出路。

  这也是接下来朝廷继续出兵的方向。

  可谁曾想,北辽会有人钻出大宋的包围圈,还是西北军、云州军、蔚州军三路大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