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减税引导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中此处。纷纷招募乡党,以为优秀族子之臂膀。”

  这个时代,乡党、宗主之情,对人影响无比深远。

  当初贾诩便因为是牛辅之乡党,才得以在牛辅军中任职。

  而这些豪族,早早就在学社内帮家族子弟招募了一批乡党子弟兵。

  这些子弟兵自小便与豪族子弟朝夕相处,听其指挥调度,排列军阵,演武厮杀。

  将来若能一同从军入伍,必然能聚集在富家子弟身边,助其建功立业。

  哪怕未能被分配到一处,将来也可以互相提携。

  只要能帮豪族子弟在军中站稳阵脚,成为将门,那每年免除的赋税将是投资教育花费的数倍。

  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家族子弟不济,没能进入军籍,还可以考虑在学子中招募一个女婿入赘!

  只是这样家财就只能保住一半了。

  因为官府不允许一家中有两个青壮劳力。若招募女婿上门。儿子必须分家另立户籍。

  分给儿子的那部分田产全要如数缴纳赋税。

  但能保住一半也是好的呀!

  张瑞无奈一笑。

  确实没想到有朝一日率先领悟自己教育致富理念的居然是那群一直与自己为敌的豪强。

  张瑞便看向郗虑,问道:“此事尔曹如何看待?”

  郗虑态度坚决,说道:“提学有司皆以为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无利益驱使,豪族怎会如此狂热于大兴教化?固然其本意为逃避赋税,但教育之举于民有利,其子血洒沙场亦于国有功。”

  其子血洒沙场,亦于国有功!

  这句话仿佛振聋发聩。

  张瑞心情久久激荡。

  一直以来是否自己对豪族抱有了太大的成见?

  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性。

  即便对方有逃避赋税的本心,那也是派出了家中独子血战沙场换回来的功勋!

  其家族对国有功,一切的减免都是家中子嗣忍受苦难、血汗厮杀应得的奖励。

  不能因为良家子家中良田数百亩,自己就信赖有加。

  而豪族子弟,家中良田过千,自己就无视了对方的血汗与牺牲!

  他们的功勋一般无二,他们的忠诚同样感人肺腑!

  在他们家族子弟应征入伍期间,免除赋税乃是将门特权。

  这不正是将门支持自己的原因吗?

  严格律法森严,也应该在其家族子弟退伍之后。

  而不是彻底堵塞豪族转变为将门之路。

  而且诚如郗虑所言,豪族兴办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既可以减轻官府的财政压力,又可以提高教育水平,使大量百姓受惠。

  相比于在原来蛋糕上斤斤计较,张瑞还是更倾向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做大蛋糕,使所有人受惠。

  教育致富,是张瑞最认可的理念。为此,其他方面都可以稍微让路。

  政治本来就是一个博弈、取舍的过程。

  既然豪族如今对家国天下的益处远远超过其损害。

  张瑞便默许了其一些规则内的行为,合理合法的去争取减免。

  减税、免税本就是官府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的一项利器。

  只要不是恶意逃税,官府不会针对。

  这种引导,将会在未来几年获得爆发式的回报!

  年年有大量识文断字,通晓春秋大义的青年科考出仕,从军入伍!

  至于豪强设置的课程,张瑞并不打算更改。

  习文尚武并非坏事。只有这样将来才有出将入相的可能。

  绝不能让学子们变成后世书生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

  绝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