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练武之道 德行为重_我的江湖为何如此凶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青柠倒是也未进招,却是收了掌力,负手而立,一派渊渟岳峙的宗师风范。

  不过杨恪看来,只觉得有些好笑,毕竟吕青柠相貌年轻,这故作威严,就有些惺惺作态的架势。

  杨恪自然不敢说出这点,眼前此女,武功资质,可谓是他所见过的年轻人中,第一等的。

  饶是杨恪种种奇遇,也不敢言说,以后就定能胜于她。

  杨恪见过的年轻人中,若说架势,摆的谱最大的,当属那位来自蒙元的‘小魔师’方夜羽,当然,被大唐国不良人六扇门等几方势力联合围剿,后来方夜羽的狼狈,那也是可以想象的。

  陈家洛也是杨恪见识过的人中,很出色的一人,倒是不愧百晓生将其名列地榜之上,红花生一众当家的,俱都服他,道义、武功、德行,都远超同侪。

  就比如周伯通,当时临行前,杨恪还记得周伯通偷偷来给他说的一番话: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

  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

  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

  他当时给杨恪所说的就是那一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

  而这,就是德行了,也就是说高深武功不能光要靠拳脚兵刃,并不是学了招数,练熟了招式,内功精湛就行了。

  想要成为真正的高手,并不是只要有武功秘籍就行的,哪怕就是照着武功秘籍练成了武功,那也不会这样就能成为高手了。

  而年轻时的周伯通当时是不以为然的,可是十几年的山洞囚禁,却是给了他沉淀的时间,却是让他明了王重阳的教训。

  这就是见识气度的局限,也就是德行不匹配武功,却是一种心境上的体悟了。

  练武最重要的是练心,只有心强大了,才能够真正练成高深武功。

  放在佛门,这叫知见障。

  其余武功门派,也各有各的叫法,道理却是相通的,练霓裳教给杨恪的就是这个道理,并且是以生死之间的压迫,让杨恪终究悟得。

  这却并非是练霓裳比王重阳高明,而是杨恪和周伯通的却别,周伯通怎么也不会相信王重阳会杀他的,而杨恪却是确信,练霓裳一定不会留手的。

  他若是懈怠,那就是死。

  所以他才能最终让心境历练,褪去凡尘,这也是他之前拔剑相向伏难陀,并取得胜利的缘故。

  也是他和吕青柠相持不败的原因。

  吕青柠的武功,无疑是要胜过杨恪的,资源上,吕青柠就是江湖第一等了,又有二十来年的沉淀,杨恪才学武一年,一枚大还丹,并不足以弥补这差距。

  而且,到了他们这个境界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