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拾二节 京兆牧和长安(26)_唐朝小白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裕的过分了,其实呢,之前叶侯和儿臣还有一些户部的人曾经聊过天,评估过天下的良田和财产,有过这样的说法。”

  “哦?还有如此的事情,朕如何不知道?”李世民这句话自然是有拷问的意思,这样的事情,你以为简单的吗?

  “现在,大唐刚刚建立,朝廷的土地占的差不多有五成,大家族占有两成,那些道观寺庙占有的差不多两成,剩下的议程是勋贵,不过呢,这个数字看着是朝廷最多,却是最少,因为朝廷不只是国家的东西,还有一些都是百姓的,平均下来的话,最多的却是道观寺庙,其次就是大家族门阀,第三位是勋贵,最后才是朝廷。而且,最可怕的是,就算是现在总体来说最多的是朝廷的话,不用五十年,朝廷最多就只有三成,剩下的两成就会被大家族,道观寺庙还有勋贵划分,而如果过去一百多年,朝廷的土地最多只有一成,剩下的几乎都是被他们几个给划分了,可是呢这样的事情却是很危险的。”

  “哦?”李世民心中在颤抖,因为他知道,李恪说的话,不是错的,而是很准确的,一个朝廷的最后的时候,最倒霉的不是百姓,而是朝廷,因为百姓如果活不下去的话,就会很认真地将工作换了,比如说造反,而朝廷如果不行的话,就会直接被灭了,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何危险了?”李世民看着李恪,却是觉得这个孩子真的是学习经济之学却是没有学错,竟然知道的如此多。

  可是呢,他没有想到的却是李承乾继续说下面的话了。

  “启禀父皇,三弟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大家族,道观寺庙是不纳税的,就连那些勋贵也是不怎么纳税的,而随着朝廷的稳定,百姓的人数增加至少也是一倍,这么多人到底会给朝廷贡献多少赋税,儿臣不知道,但是呢,这么多的人也要吃饭的,本来这些土地可以养活差不多现在的人数,结果增加了一倍的人口,本来应该是一个人吃一半就够了,可是呢,土地却少了三分之二,这样子的下去的话,百姓就没有吃的了,那么,结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到时候,要是天下不乱的话,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饿肚子就会饿死人,快要饿死的人,是不会想什么忠君爱国的,他们想想要的是肚子被填饱,日子过下去。而这一切对于其他的那堆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很在意的,因为人家不是靠着这些百姓才算是撑起来的,而朝廷却是需要的。”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咪\咪\\app\\】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世家之祸,朕如何不知道,可是这里面的问题很多啊,大唐慢慢地稳定,可是呢,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后果难料啊。”

  李世民在后世的历史上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