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 切入点(续)_重生无冕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挺有名的农贸市场,见郭阳直奔农副产品米粮专区,张洁心头疑惑却没有当面问出口来。

  但时间一长,张洁大概就弄清楚了郭阳的采访思路。他想要曝光的不仅是绿大米,还有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其他类型的掺假大米,比如剖光打蜡的美容大米,掺加白砂石的伪装大米,添加化工原料的整形大米,等等。

  另外,郭阳还带着几个人跑了一趟深城的技术监督部门和农科所,采访了有关专门和权威人士,请教鉴别各种虚假大米的方法。

  张洁心里有点佩服。

  对于郭阳的新闻敏感,她是暗暗赞赏。

  当下,对于绿大米的各类批评稿明天各大媒体肯定是白遍地都是,南方晨报如果也这样做,虽然没有错,但终归会淹没进同质化的新闻稿海洋中,激不起半点浪花来。

  可郭阳却另辟蹊径,以揭露绿大米骗局为由头,延伸到曝光市场上存在的各类对公共食品安全存在危害的“有毒大米”,顺带连鉴定方法都在报道中详细说明,同时对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一笔带过,即达到了新闻监督的效果,又不至于引起权力部门的反弹,分寸掌握和尺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不出张洁所料,经东方静亲自签发署名为“本报挂职首席记者郭阳”的《从绿大米骗局到公共食品安全的利益链条》以及署名为林美美、欧洋、黄萍等四人的《有毒大米的泛滥成灾,谁之过?》,在第二天的南方晨报刊发之后,社会反响之强烈,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当天的南方晨报销量比正常销量增加了一成多,而还不到上午十点,所有销售点的报纸全部售罄。

  这让本来准备看热闹的安娜等人目瞪口呆。

  本来北方晨报来了几个实习的记者,没有在南方晨报内部激起什么波澜来,但经此一个新闻稿,几乎所有的南晨人都记住了郭阳和北方晨报的名字。

  其实文字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在浩如烟海的同类项报道中脱颖而出,这种节点和切入点的把握,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超强的职业素养和敏感性。

  南方晨报社长兼党委书记老龚捏着今天的报纸,急匆匆走进东方静的办公室,东方静见一把手进门,自然赶紧站起来问候:“龚社长!”

  老龚扬了扬手里的报纸:“东方啊,这位北方晨报来的郭阳不同凡响,视野很敏锐,思路开阔,你问问他,愿不愿意留下,如果愿意,给他一个新闻部的副主任岗位,我们报社也可以聘任他为首席记者!”

  老龚竟然要挖人,这有点出乎了东方静的意料之外了。

  “龚社长,这……”

  “东方啊,我们是市场化的媒体,今后要想生存,特别需要这种思路开阔型的记者,这是一个人才,留在北方那种小报社,就是埋没人才。你做做工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