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5章 虚实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虚实

  一般的士卒自然不可能那么快知道军情始末,大多无非想当然耳,只觉王政都亲自出马了,岂有失手的道理?

  自然是马到功成!

  不但是得胜而归,且必然是完胜,大胜,辉煌无比的胜利!

  至于那刘备三兄弟,既敢与天公将军为敌,此时想必已都成了神剑之下的亡魂。

  而下邳的百姓们,见那天军言辞凿凿,信心满满,自也信以为真,登时便议论纷纷起来,更有不少人便哭出声来。

  刘备任徐州牧的时日并不算长,可他施政待民向来宽仁,尤其是在当下,在这大部分上位者都视百姓如草芥的乱世,更显得难能可贵,自然颇得人心。

  下邳人不知道王政和刘备之间的孰是孰非,可在他们看来,玄德公这样的好官如果死了,却是再也糟糕不过的事情。

  这时王政正好行至外城街中,眼见便要向内城迈入时,他突然停下马来。

  再入下邳,无非是为收买人心。

  如世家者自然是要恩威并举,甚至威重于恩,而对近些年饱受战乱之苦的徐州百姓,广施恩德也是必须的。

  此时日正方中,直照地整条街道金光闪闪,栉比鳞次的街房熠熠生辉,王政立在万军中央,左右文武簇拥,前后虎贲拱卫,感受着无数人的视线随着盛烈的阳光一起投射在他的身上,心中不由豪情奋勇。

  他提缰按剑,朗声说到:“各位乡亲,政今日虽为刺史,却从不曾忘记出身耕农。”

  “昔日文帝曾言,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政深以为然,大兴兵戈非我所愿,我所愿者.”王政顿了顿,环视周遭,一字一顿地道:“唯天下人皆可有帛遮寒,有粮饱腹,岁月太平,世事安顺耳。”

  “自董贼后,诸侯攻伐不休,战火波及九州,徐州地处中原,遭乱最甚!”

  “每遭兵祸,兵卒抵御,便有费需,无论衣甲兵器,乃至粮饷草料,皆由诸位供给,身不离田亩,手不释织轴,却是食不过残羹,服不过破衣。”

  “各位乡亲.”说到这里,王政拱手四方,言辞恳切:“可谓逢难久矣,却无怨无悔!”

  “悠悠黄天,怜民之劳,政为刺史,当顺天而行!”

  “今徐州既定,悉去旧时杂税,减赋十三。”

  这减赋十三,前阵子在彭城便已实行过,之后王政连连征战,所需粮草基本便是琅琊一地供给,当然,主要还是世家这边提供负责,底层百姓这里倒是并没有因此而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但如今下邳若是也这般执行,那无论东海乃至琅琊,便都要一视同仁了,否则琅琊人哪里还会心服?

  这便表示,其会成为王政地盘内的一项长期政策了。

  也代表着,短期内天军不太可能再主动开战大规模的兵事活动了。

  王政说一句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