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张饶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张饶

  徐宣,字宝坚。

  在原本的三国历史上,他在魏明帝时期官至尚书左仆射。

  这其中,中领军桓范的举荐至关重要。

  在面陈曹睿时,桓范没有重点褒扬徐宣的能力和才华方面,反而重点描述其人性格与操节。

  品行忠厚,秉性刚直。

  仅仅这八个字,便打动了年轻的魏国皇帝。

  作为一个御座上的至尊,除了命短了点,曹睿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合格的。

  甚至当得起英明的评价。

  桓范对徐宣的评价,曹睿深以为然。

  此时魏国大势已成,居高位者自然是德行先过能力,人品重过谋略。

  帝王用人,既要不拘一格,更要合乎时宜。

  乱世逐鹿,谋略能力是人才与否的关键取决,但到了平定天下时,反而更应该注重人品德行。

  所以刘邦在楚汉争霸时倚重足智多谋的陈平,临终善后托孤却选择了周勃。

  包括到曹睿在托孤上选择曹爽,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位英年早逝的君王对他的这位宗亲看的太透,太为了解。

  虽有执政之才,却无君王之器,确实是个合适的托孤重臣人选。

  《魏氏春秋》:爽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

  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作为一个历史上以刚断闻名的骨鲠之臣。

  徐宣虽然因为骤闻惊变而变色失态,也不过片刻功夫,就恢复了一贯的镇定沉稳。

  “我且问你。”

  深吸一口气,他踱步走近,沉声问道:“这股黄巾贼寇到底有多少人数?”

  这问题似乎把那兵士问住了。

  兵士楞了片刻,回头和身边几位面面相觑了会,见无人明示,只得自己苦思冥想了会想,望向徐宣。

  “秉郡守,我等当时急于突围,不及细数。”他有些不确定地道:

  “不过.肯定是有万人以上!”

  “黄巾贼寇大多是流民蚁附,人人拖家带口,混为一体。”徐宣有些无奈,只得把话挑明:

  “到底是总数过万,还是青壮者过万?”

  “这”兵士讷讷无言了好一会,属实不知如何回答。

  见对方这般模样,徐宣浓眉紧皱,强自按捺心中不悦,又温言问:“贼人是何时攻破赵县的?”

  “郡守,贼人何时攻破赵县的,我等属实不知啊。”那士兵摇了摇头:“只是我等在贼人里看到了一些赵县县民,故功曹有此猜测。

  “那贼人何时抵达广饶城下?”

  “如何攻城?可用了器械?”

  “一共耗费了多少时间?”

  一连串地问题如炮竹般连连蹦出,让兵士应接不暇,只得求助身侧同僚。

  众人望了望徐宣,见他颔首同意,便七嘴八舌地回答起来。

  “贼人四日前抵达广饶县城外几里处,功曹发现不对时,便连忙紧闭城门,立刻组织了城内兵卒和县内士族们,全力做好了防御。”

  “贼人并无什么攻城器械,全是正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