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岁末之欢_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张、怒目逼视。不一刻,即跨步上前、对撞在一起。

  有那“绳技之台”,以两大丝绳,系于两台柱间,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

  有那“飞剑之台”,弄七柄短剑,迭起跃之,飞空轮舞,五剑常在空中。

  另有“斗鸡台”、“击筑台”、“六博台”、“投壶台”……

  燕大王甚至还看到一座高台上,有那“双足朝天、倒立而舞蹈”者。听秀儿说起,这种杂耍者唤作“掷倒伎”,乡民倒没觉得什么,但那些文士、儒生似乎评价不好。

  果然,在那掷倒伎的高台下,燕大王未待数息的时间,就听到了一位老者摇头叹息:“此竟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足以蹈天,手以履地,反两仪之顺,伤彝伦之大!”

  燕小乙未予理会,又牵着秀儿的手,在人群里挤来挤去。

  白虎居民、附近乡民,贩夫走卒、摊贩坐贾,带刀的武卒、佩剑的文士。另有一个个身披新制道服的白虎弟子,袍氅当风、衣带飘飘,引来人人艳羡。

  看着乡民们一张张笑容满溢的脸,燕大王对于自己开设“岁末晚宴”的想法,再次点了个赞。

  秀儿曾问过他“开设晚宴”的用意何在。他只回答了一句“岁末将至,众人欢宴,是为快事。”

  其实,他另有两层心思,未诉诸于口。其一,自然是藉此提升名望,增加[信仰值];其二,则是为了纪念一下自己的前世过往。

  “小哥哥!”

  正有所感慨间,忽一道清脆的童声传来,未等他细看,即有一个软乎乎的小身子冲过来。

  燕大王下意识地抱住后,才一眼看清来人——竟是那多日未曾见过的杜洛洛。

  “好久不见呐,洛洛。”燕大王笑着对小萝莉道。

  “小哥哥,洛洛方才在那高台上看到有……”

  杜家的小萝莉,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刚才所看到的热闹场景。燕大王笑着点头,转而又望向她身后的杜畿。

  “伯侯也来了。”

  “大王,杜畿来了。”杜畿苦笑着道。

  几个月前,他不顾小大王的挽留,告辞离去。哪想到,回回转转、走走停停,至今日,竟被当今天子丢回鄄城,任了鄄城县丞一职。

  唉,这鄄城县丞,可不是好做之官呐!

  杜畿下意识地叹了一口气。

  燕大王这会儿却没空多理会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杜畿身旁的两个小家伙。

  其一者,小大人一般,望着燕大王怀中的杜洛洛,摇头叹气道:“大姐头,窈窕淑女,当静而端仪!”

  “呀,忘记了!”杜洛洛闻言,自燕大王怀中轻轻挣出,像模似样地作了一礼,“洛洛见过小哥哥。”

  礼毕,还未等燕小乙作何评价,小萝莉忽然眼前一亮,奔着远处一个摊贩上的铜车、花鼓,小牛犊一般“蹬蹬蹬”跑了去。

  “窈窕淑女,当动而端行!”

  那小儿叫了一声,随即摇头叹气,追上过去。

  另一虎头虎脑的小儿,咧嘴大笑,踏步赶上。

  杜畿苦笑,朝燕大王拱手告辞,追自家宝贝女儿去了。

  燕大王哈哈一笑,接着与秀儿游逛起来。

  喜乐平安,处处欢颜。

  燕大王看到了董卓与刘辩执君臣礼,看到了张让与潘凤言谈甚欢,看到了荀攸与夏侯叙话,甚至还看到那夯货袁术、竟戴上牛角盔与内门弟子罗猛玩起了“角抵戏”。

  一群群的世家子,如那太原王定、崔家子,都在台下欢呼助兴。

  时光飞逝,转眼即是夜幕。

  设案铺席,搭灶升火。

  燕大王着门下弟子,寻来一捆捆的竹子,丢于火塘中。

  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晚宴终于开启。

  在[白狼谷]与[城主府穹顶]的光亮照耀中,燕大王登上高台,于众人瞩目下,小手一挥。

  一瞬间,四野静寂。

  即便是懵懂小儿,也被自家大人哄住,没了声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