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章 神秘的古今今古(三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怀远知县的问题,在考功卷上,写的是“平常”的评语。

  凤阳府有问题,吏部的问题也不小,加上李森本人是都察院之人,连带着说明都察院也出了问题。

  好嘛,死一个知县,暴露出那么多问题。

  是时候了,自己可没耐心等什么三年或六年一次的考核!

  今年必须考核!

  不摸一下官员的底,那怀远的百姓就白死了!

  定远。

  景清带着人,到了张氏米铺外,看着紧闭的房门,景清不由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护卫,护卫上前便咚咚敲门。

  “谁啊?”

  铺子里面传出了中年人的声音。

  “买米!”

  护卫喊道。

  “没米了,去别家买吧。”

  里面的人不耐烦地回道。

  护卫看向景清,景清面色阴寒,低沉着嗓音,对谢刚问道:“还有吗?”

  谢刚摇了摇头,不安地说道:“大人,这是最后一家了。”

  “定远城的十八米铺,家家无米!本官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做生意的!”景清愤怒地说着,指了指米铺的门面,咬牙道:“给我撞开门,本官倒要看看,他们是真没米了,还是不想发卖!”

  “大人,这不妥吧……”

  谢刚连忙说道。

  “有何不妥?若找不到足够的米,那从怀远来的百姓吃什么?你应知晓,县衙昨日又接纳了三千难民,如今从百姓家买来的米,还不够他们吃一天!再没有米,百姓吃不得东西,事情就麻烦了!”

  景清厉声说道。

  谢刚指了指米铺,叹息道:“大人走了这么久,还没想明白吗?米铺,是真的没米了。”

  景清看着谢刚,刚想说话,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顺着谢刚手指的方向看去,目光落在了张氏米铺牌匾上,在牌匾之上,除了“张氏米铺”四个大字之后,还有四个小字:古今今古。

  而在“古今今古”四个字外面,还镶嵌有边花。

  这是一个徽记!

  景清突然想了起来,十八米铺的牌匾之下,似乎都有着同样一个徽记。

  “看来,本官是买不到米了!”

  景清眯着眼,脸色凝重起来。

  有人在控制米铺,在囤积米粮!

  景清看向谢刚,尚未发问,便见谢刚微微摇头,严肃地说道:“大人,还请回衙。”

  畏惧吗?

  景清不知道谢刚如此小心谨慎,是在害怕什么。

  返回县衙,郁新看着空无所获的景清,并没有责备,反而似在预料之中,镇定地喝着茶。

  “大人,有人在囤积米粮,我们已无办法买到粮食。”景清怒气冲冲坐了下来,端起一碗茶便道:“不知大人是否知道古今今古是何人?”

  郁新眯着眼,道:“古今今古?”

  “没错,定远十八家米铺,皆刻有古今今古的徽记。对于此人身份,主簿语焉不详,似有畏惧之心。”

  景清很是不理解。

  整个定远城,就知县吴才茂最大,现在吴才茂被关在了牢里,主簿还害怕谁去?在这个小小的定远城中,难道还有比知县更大的官?

  黄子澄开口说道:“古今今古,倒像是我听闻过的一副对联。”

  “什么对联?”

  景清有些意外。

  黄子澄思索了下,摇了摇头,道:“想不出在哪里听闻过,只知对联是: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景清也是文人,自然明白这种对联的意思,字面意思为:

  今天过去了,就成了历史,历史延续下来,也便是今天。

  可景清品来品去,总感觉这个对联的隐含意思是:

  你今天如此对我,改日我便如此对你。

  再配上横批:走着瞧。

  这样理解起来,才更符合“古今今古”四个字。

  景清摇了摇脑袋,自己可能是太累了,好好的一个对联,怎就乱想,糟蹋了那份今古意境。

  郁新沉默了会,面色凝重地说道:“看来在这定远城里,还有一位古今先生,把吴才茂提过来问话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大人,不好了。”

  一名护卫匆匆跑入大堂。

  “发生了何事?”

  郁新冷声问道。

  “吴茂才死在了地牢里。”

  护卫连忙说道。

  郁新瞪大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护卫。

  吴茂才死了?

  看来这定远城的水,越来越深了。

  只是不知道这背后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通天手段!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