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9章 铜雀深闺锁大乔(三)_悍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这辈子,可说是受尽了没有靠山的苦楚。哪怕他声名显赫,在士林中地位崇高。可是在遭受到迫害的时候,也要背井离乡,去亡命天涯。

  历史上,他儿子郑仁死于袁谭之手。

  建安四年,袁绍为了显耀自己的地位,强行让病中的郑玄前往邺城。

  哪怕郑玄身体已支撑不住,也不敢拒绝袁绍,最终死于途中……郑仁的未来,在郑玄看来也就是一郡太守,再想往上走,不太可能。而郑同天资聪颖,颇得郑玄的喜爱。将来若出仕为官,没有一个靠山的话,早晚也是和他一样的命运。郑玄,可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和自己走同样的路。

  刘闯用力点点头,“若世父不以闯愚鲁,必不让子真受半点委屈。”

  其实,郑玄是希望郑同拜刘闯做义父来着……

  只是看刘闯这趋势,日后指不定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到了刘闯这个阶段,不会轻易收义子。

  这里面,可是还牵扯到将来立嫡的事情。

  郑玄不想刘闯为难,所以便让郑同拜刘闯为师。

  不过,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刘闯要收徒,那可是要昭告天下……必须要请人来作证,完成这收徒的仪式。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代的师徒关系,可远不是后世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那种关系,当了人家的师父,便要担负起人家一生的关系。

  看郑玄累了,刘闯也不敢再打搅,于是便告辞离去。

  不过,他还是住在郑玄的家里,也表明了他和郑玄亲如一家的关系。

  第二天,诸葛亮便带着孙尚香前往碣石山码头。

  江东使团抵达辽西,诸葛亮身为刘闯的代表,自然要亲自前去迎接。

  而刘闯呢?

  则留在了孤竹城,抱着刘寅,带着郑同,陪着郑玄说话。

  郑玄的谈性也很浓,两人在凉亭花园中,从当年刘闯孤身一人闯北海郑府开始,一直说到了现在。

  期间,郑玄还提到了刘闯那首《春夜喜雨》的诗词。

  他认为刘闯这五言诗,必然会开创诗词的一个全新格局……对此,郑玄也颇有兴趣,两人一直谈到了正午。

  刘闯也不可能一直留在郑府,陪郑玄聊天说话。

  正午,诸葛亮派人前来通禀,说是江东使团已经抵达孤竹城驿馆。

  刘闯如果不在孤竹城也就罢了,他既然在孤竹城,那就必须要出面招呼一下,否则便违了礼数。虽然刘闯是不太想出面,可身不由己,在郑玄的劝说之下,他只好告辞前往驿馆。

  江东使团的人数可是不少,近五百人之多。

  看得出来,孙权对于这一次出使燕京也极为重视,据说单只是礼物,便堆满了两艘海船……

  诸葛瑾还是那个样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在他身边,还跟着一位童子,在见到刘闯之后,并没有随诸葛瑾一同参拜,而是梗着脖子,瞪着刘闯,一副不屑的模样。刘闯看到这个孩子,从他的眼眉中,就猜出了这童子的身份。

  这孩子,长得还真有些孙策的模样!

  “兄长,有一点点小问题。”

  刘闯自然不会和那小孩子一般见识,和诸葛瑾见过礼后,分宾主坐下。

  趁着大家落座的时候,诸葛亮突然凑到刘闯的身边,压低声音:“由于孙绍年纪幼小,也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所以这一次,他的母亲也一同到了幽州。如今正在后堂歇息,我让香儿在那边陪着她……看起来,孙权这一次是想要把孙策的烙印,彻底从江东六郡抹消干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