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0章 交趾之乱(一)_悍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来,孙权也挺不容易。

  说是承父兄之基业,实则是一直在自己打拼。

  孙坚死得早,孙权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后来孙策雄霸江东,又和当地士绅豪强闹得很不愉快。以至于孙策一死,江东立刻陷入动荡之中。孙权在这种情况下接掌江东,即要安抚那些士绅豪强,又要打压那些反对势力,同时在拉拢孙坚孙策留下来的文臣武将的同时,更要迅速建立起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班底。一边要制衡,一边要打压,这才稳住了局面。

  可以说,江东能够有今日的稳定,是孙权一手打造出来。

  可是在外人的眼中,他能够割据江东,还是得了父兄余荫,而他本人并没有太大的本事……

  直到孙权去年斩杀了黄祖,击溃荆州水军之后,声威日益高涨。

  江东那些士绅豪强,以及孙坚孙策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才算是真正接受了孙权的存在。

  但是,孙权依旧不得安稳。

  原因嘛,非常简单。

  击败了黄祖,是靠着江东水军。

  而江东水军大都督是周瑜,又是孙策的好友。

  孙策虽然死了,却留下了一个儿子。虽然说孙绍的年纪幼小,但是在孙权眼中,始终是一个心腹之患。特别是伴随着周瑜大胜荆州水军,固然是帮助孙权稳固了局势,可同样的,周瑜同样是声威大振。孙绍作为周瑜的外甥,孙权可没有把握将来周瑜会不会因为孙绍而造反。

  哪怕周瑜现在看上去非常忠心,可孙权还是不放心。

  杀了孙绍?

  似乎不太可能……

  孙权可以肯定,只要他前脚敢动手杀了孙绍,后脚就会有人窜出来造反。

  但是让孙绍留在江东,孙权也不能安心。思来想去,干脆把孙绍母子都赶出江东,让他们去幽州呆着。特别是刘闯的声势越来越大。在冀州大胜之后,又得了平原郡,声势无人可比,连曹操也要暂避锋芒。这种情况下,让孙绍去幽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刘闯的合作。至于将来,如果孙刘反目的话,孙权也不怕刘闯用孙绍做幌子返回江东。

  原因嘛,很简单!

  等孙刘反目,孙绍长大的那一天,他已经把孙策留下来的痕迹全部抹消,孙绍也起不到作用。

  可以说,孙权的这个主意不差!

  至少在他提起让孙绍前来燕京书院求学读书的时候,除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并未反对他的这个主意。就连周瑜,也没有站出来发表意见。周瑜是孙绍的姨父,连他都不发表意见,谁又会站出来说话?就这样,虽然吴国太有些不太舍得,但在孙权的坚持下,孙绍还是来到了燕京。

  只不过,刘闯没想到孙绍的母亲也来了……

  孙绍的母亲是谁?

  就是江东二乔之中的大乔。

  不过,刘闯还是弄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大乔实际上并不是孙绍的母亲。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