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8章 会盟之日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人,浩浩荡荡,大地微微颤动,蹄声殷殷如雷,路上的行人和散兵都尽量向两旁避让,三千骑士轰然而过,盔甲鲜明,戈矛闪亮。

  辰凌策马驰在平坦的城中大路上,亲军护卫个个彪悍凶猛,在前后左右以娴熟的步伐保持着一致的步调随护前进。

  血红的战旗迎风招展、猎猎有声,整只马队都是精锐轻骑,队列雄浑威严,戈枪闪烁着锋寒的光芒,一时杀气弥天,显示出这支队伍地不同寻常和彪悍善战。

  “嘿嘿,想不到我滕虎也有今天荣耀,全亏了辰都统!”滕虎大大咧咧笑着,感受着两旁群众羡慕、崇拜的眼神,由一个奴隶身份的大头兵,一跃成为王城都骑卫的副校尉,天壤之别。

  沈铮、乔瑛、柳岩、巢盖、景砚等人也颇有同样感慨。

  不一会,魏王车辆经过,两旁群众同时喊着“大王万岁”“大魏万岁”的呼声,而且四面八方,如海如潮,魏襄王听得呼声,意气奋发,胸怀激荡,似乎完成了千秋大业般自豪。

  整个行伍车队,辚辚驶出了大梁南门。

  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集魏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中心。

  战国时期,江、河、淮、济被称为天下四大名水。

  这四大名水,黄河在北,长江在南,中间是济水与淮水;北河南江之间,正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

  而逢泽恰恰又在河济之间,西北又紧靠繁华文明的大梁城,是中原腹心地带最具盛名的大湖。

  论水面规模,逢泽远远不及楚国的云梦泽,但论当时的名气与文明内涵,逢泽却是远远高出于云梦泽,魏国几经波折,起起落落,仍不失强国身份,如今五国盟军以公孙衍为总指挥,攻克了函谷关,大破秦军函谷不败的神话。

  因此七雄会盟,决定天下大势格局,依然选择逢泽做此次会盟的地点,不仅仅因为逢泽是魏国最好的形胜之地,而且因为是当时整个中原文明的形胜精华之所在。

  魏国作为东道主,第一个抵达了逢泽湖畔的会盟地点,各国行辕仍空荡着,显然还没有来到。

  魏襄王下了车,走过甬道,侍卫跪拜迎礼,红旗林立,斧钺生辉,铁甲骑士精神饱满,气势赳赳,军威浩大,让人迎面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阳刚血气。

  “好,大魏武卒不愧是我魏国崛起的希望!”魏襄王赞了一句,率先迈步走入行辕大帐内。

  群臣只能留守在会盟帐外,分文武两列站于甬道东西边,唯有公孙衍、魏太子跟随入内,因为每个诸侯国可带两个臣子陪在诸侯王身边,魏襄王选择了公孙衍,因为他是此次促成会盟的功臣,还有一个是太子,这是未来的魏王,带着他进来见世面。

  武陵君魏钰、御史大夫田需,在行辕门外两里,作为迎接各国诸侯王的代表。

  不过半晌,一匹探马飞奔回报: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带领五百卫队及随从大臣,已经进入行辕区大道,前往行辕大帐而来。

  武陵君魏钰从容下令道:“赵武灵王驾进入行辕外一箭之地,鼓号齐鸣,仪仗出迎。”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