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8出兵否,关键在权衡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威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若高句丽吞并了新罗、百济,实力将会大增,遗患无穷!"

  李治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早就听过不知道多少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李治跟着道:"我一直不说话,是因为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若我朝吸取前隋的教训,只出兵十几万的话,胜算几何?"

  只出兵十几万,那就算不上劳民伤财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只出兵十几万的话,能有多少胜算?

  要知道,前隋征夫百万全都无功而返。

  李世民沉吟道:"李治这句话说到点子上去了,若只出兵十几万的话,到底胜算如何呢?众卿不妨议一议!"

  一时间大殿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目露沉吟之色,显然都在沉思。

  李世民转头看向了李治,问:"李治,既然你一直都在思索,那你就先来说说!"

  李治笑言:"这两天,儿臣确实想了不少,不过因为儿臣并没有领过兵,所以对各军的战力不算了解,所以只能大略说一说。"

  "第一,我大唐师出有名!是高句丽率先挑起了战端,我军是为了帮助属国抵抗进攻,征残暴之国,乃正义之师!"

  众人点头,这确实算得上师出有名。

  李治跟着道:"这第二嘛,我大唐皇帝圣明!这不是溜须拍马,相比隋炀帝亡国之君,陛下领兵席卷天下有着赫赫武功,登基以来更是知人善用,国力强盛,特别是在江南大开发之后。"

  众人不由得再次点头,当今皇帝和隋炀帝相比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当今皇帝圣明当然很重要。

  李治跟着笑言:"这第三点嘛,就是人和,前隋虽然征兵百万,但是人心涣散,又有何用?反观我朝,上下齐心,其力断金!"

  众人略一沉吟,再次点头,现在的大唐相比前隋的乱局,可谓政通人和,确实可以算得上”人和”这两个字。

  就连李世民都禁不住点头,这三点李治说的都很对,看的很通透。

  李治跟着道:"这第四点嘛,说起来倒是有点自夸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辽东苦寒,要出兵辽东一大难处就是严寒。

  当年前隋征辽东,冻死冻伤不知道多少人,不但非战斗减员太多而且大伤士气,而我们有了棉衣倒是可以无惧严寒!

  还有就是火~枪和火~炮,尤其是火~炮和能轰炸的气球,实在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啊!"

  李治连说了这四点,每一点都十分在理,不止程咬金等一众武将连连点头,就连房玄龄、魏怼怼等文官都禁不住点头。

  李治跟着点头道:"最后一点便是我大唐将士们的战力到底如何,比之当年前隋又如何,这个说实话,我不太清楚。"

  今天在大殿上,李治说的十分坦诚,把自己知道的并且确定的,都说的透彻明白,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也没强说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