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外骨骼试验机_天外寄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传感器、肌电传感器、地面压力传感器等等数十种。如何把这些传感器收集来的信息,在瞬间综合起来处理完毕,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美国如此先进的工程科技水平,几十年来都还没把问题真正搞定,可见其难度。

  而此时,陈央和右手合力之下,就打算来真正解决下动力外骨骼。

  制造出一件出地球目前科技水平的外骨骼装甲。

  “唔,采集频率144khz……”

  陈央的地下室内。已经摆满了从网络购买过来的物件,他手上现在拿着的传感器,是基于电阻应变式的多维力传感器,可组成传感器阵列,获取肌肉压力变化来收集用户动作。

  例如当陈央弯曲手肘时,上臂的肌肉纤维组织便会紧密压缩在一起,从而牵动肌腱组织的运动。外在的表xiàn便是肌肉隆起。

  而压力传感器就会在此时此刻,瞬息收集肌肉的压缩收紧强度和方向,立即把信息传递回处理器,紧接着判断出陈央的动作意图。

  说来复杂。其实这一qiē都只是在瞬间完成,人体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时间流逝。

  所以也别看这个传感器不起眼,光是在网上阿里巴巴购买这破玩意,就花费了一万六千元!

  更不要说还有其余的传感器,乃至各种贵重的材料了。

  陈央预计光是制造出一个试验版本的外骨骼出来,就要花费七十万人民币以上的资金!

  这还只是硬件成本,去除了核聚变电池以及材料加工费,以及陈央和右手的劳务费。

  若是真的要全部综合算下来的话,仅是核聚变电池的价值已经无法估量。

  幸好现在陈央也算是资金问题不缺了,百万的人民币完全不放在眼里,说用也就用了。

  他现在地下室内的设备仪器的价值,前前后后总和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万了,所以为什么搞科学技术研究烧钱,陈央也算是明白了。

  光一个有用的传感器就要一万多,随便买台将就用的二手设备,几十万就扔了出去……

  材料设备什么的,简直就是把人民币往火里扔,妄图用纸钞把火砸灭一般。

  “寄宿体,你那边怎么样了?”

  右手还在动用磁变束缚器切割加工材料,忽然口器一张,对着另一边的陈央问道。

  “我这边差不多了……”

  “那好,开始吧。”

  外壳加工完毕,接下来就要把传感器、线路、电机、液压系统等东西送入这套动力外骨骼之内。

  这套由右手设计的外骨骼,可并非是目前那些很多部位都外露的外骨骼,严格来说,这应该叫做动力外骨骼装甲,全方面包围使用者,为操控者提供全身保护。

  故而,既然要把人装入外骨骼装甲里面,所以装甲必须设计成两层结构,中间的空层部位,就用来放置排线和传感器等装置。

  毕竟这不是紧贴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