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八章合作(中)_官路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做出来的。”他明白侯卫东作为县委书记亲自到报社。肯定有重要的事情,也不啰嗦,一摆手,道:“请,到我办公室去。”

  侯卫东就将东沙矿区的设想作了描述,又道:“意思大体如此,当然,名字不一定叫东沙矿区。”

  王辉没有立刻表态,用中指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过了一会,道:“宣传成津的磷矿整治工作,这符合省里的精神,只是东沙矿区这个概念省里从来没有提过,包括理论界也没有提过,我心里没有太多的底。”

  侯卫东拿出了一本由秘书杜兵从岭西省图书馆里找出来的老书,道:“东沙矿区也不是新概念,在八十年代成津就曾经属于茂云地区,后来地市调整,成津才被划到了沙州,而且在五十年代曾经就有一个茂云磷矿厂,在东湘和成津各有一个矿,从以上两个因素看,东湘和成津其实就是一个矿区,只是人为划成了两个不同行政区。”

  王辉饶有兴致地接过这本封面发黄的老书,读罢这一段,道:“这本书我暂时借用,另外,我还得到东湘和成津去一趟,收集一些具体资料。”

  “卫东书记,你提出这个概念应该有针对性,如果方便,可以透个底,也方便我组织文字。”

  为了让王辉在文章更实在,侯卫东就透露了部分意图:“目前各地都对香港的胜宝集团很有兴趣,不仅有省内的,还有省外的,我的想法是先进行大力宣传,确保胜宝集团留在省内,又通过对矿区的宣传,让胜宝集团的注意力集中到东湘县和成津县,至于成津和东湘的竞争,我有胜出的信心。”

  “我刚才还在纳闷,侯书记怎么会想起搞理论,结果绕了半天,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只是,报纸上的文章能否影响到香港投资商的思路,我觉得是个未知数。”

  侯卫东笑道:“这些香港人都是人精,最喜欢研究我们的党报党刊,他们往往能从里面找到许多商机,而且,只要报纸出来以后,能影响省里相关领导人和部门的思路,对我们亦是有利的。”

  “侯书记最善于利用媒体,我希望你以后能掌管省委宣传部,那么岭西的媒体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王辉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现在宣传部的这些当官的,争权夺利是一把好手,可是对于整个宣传工作完全是外行,以前岭西还有一些全国知名的媒体,这些年越来越差,让我们这些老报人看着心疼。”

  聊完正题,侯卫东道:“中午有空没有,小酌一杯。”

  “我们是多年老朋友了,每次都是侯书记请我,今天到了岭西,你就别管了。”

  说到这里,桌上的电话铃声猛地响了起来。

  接了电话,王辉从抽屉里拿起一份文件,“实在对不起,是总编有急事找我,中午在金星酒店的一号包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