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三十四章谈话(中)_官路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见到刘莉坐在外面,专心看着电视,侯卫东悄悄给刘莉道:“季局有些酒意了,你让他稍稍休息一会。”

  侯卫东出了门。他一时不知朝那里走,想了一会。给南部新区高建打了电话,道:“高书记有事没有,我想到你这里来泡澡。”

  高建道:“卫东市长,你还真是礼贤下士。那我就到澡堂子来等你。”

  侯卫东道:“也不急,晚上五点半,我过来泡澡,晚上兄弟两人喝一杯。”

  高建是个极精明的豁达人,笑道:“侯市长,你来分管南部新区吗?”

  “现在还没有正式分工,高书记,莫非你只接待分管领导吗?”

  高建就道:“卫东不仅是副市长,也是好兄弟。我随时欢迎。”

  侯卫东给高建取得联系以后,回家睡了一觉,在四点钟。开了奥迪车,直奔南部新区。

  南部新区是与益杨开发区基本上同时起步,按理说,沙州的条件远比益杨要好,可是开发区给人的感觉很不好,第一是凌乱。第二是圈起来的空地多,第三是工业区和生活区混杂。

  将奥迪车停在一片残缺的围墙处。侯卫东站在围墙朝里看,正巧见到了两个人在草丛里喀嚓照相,顺着这几人的镜头,可以看到一大片一人多深的茅草。

  侯卫东在开发区工作过,马上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他等了一会,这几人越来越近,他认清了来人,不禁一乐,道:“马记者,刘记者。”

  里面的人正是《岭西日报》的记者杜成龙和刘瑞雪。

  杜成龙与侯卫东是老相识了,他走过来与侯卫东握了手,没有隐瞒意图,道:“王主任又搞了一个命题采访,叫做再访开发区,我们是在这里拍照的。”

  “那你们觉得南部新区如何?”

  刘瑞雪指了指土里一人深的茅草:“总体上还行吧,与沙州的经济地位相称,在省里排在前五位,不过在我看来也是问题成堆,这个工地至少放了三、四年,否则茅草不会这么深,不符合规定的。”

  侯卫东胡乱找了理由,道:“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去了,沿海制造业成了企业明星,内地的企业没有这么便利的交通条件,难以参加国际大分配,因此开发区难搞,这是大环境使然,要破解这个难题,还得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

  刘瑞雪认真地记了下来,道:“侯市长说得很对有道理,企业发展也有内在规律,沿海城市搞开发区有先天优势,我们内地生搬硬套,效果不明显。”

  侯卫东又把话绕了过来,道:“尽管效果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但是总有些效果,如果没有开发区,岭西发展更加吃力,开发区还是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他又问道:“就你们两人吗?”

  “是段主任带队。”

  “段英当主任了吗?”

  “年初就当了主任,接了王辉主任的班,王辉当副总编了。”

  侯卫东道:“相逢不如偶遇,既然见了面,我们一起到南部新区采访高建书记,我来带路。”

  在市委,黄子堤与朱民生沟通结束,总体来讲,黄子堤实现了其目的,只是有一条,他原先准备让钱宁来管南部新区,理由是钱宁以前是商委主任,招商引资能力很强,结果朱民生坚决不同意钱宁分管南部新区,理由也充足——钱宁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分管南部新区不太合适。

  在朱民生提议上,由侯卫东分管南部新区,这是黄子堤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不过朱民生总体上同意了市政府班子的分工,黄子堤也不能过于斤斤计较。

  (第六百三十四章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