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六章再立文庙(上)_我穿越成一个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战阵。”

  听到熟悉的军事规划,杨商和曹参不由愣住。

  没错,姬乐所说的方式正是兵部里面的几个部门。

  在他们那个年代,兵部主持军政大事。按照兵家四脉学说,命学子们前往各个部门。可以去负责出谋划策,统筹全国布局的参议司,也可以去排兵布阵,真正进行征战的外行司。如果不打算外出征战,只打算操练新军或者研究军事工具,也有专门的部门。如果一心修行的话,可以选择兵阴阳一系。

  曹参之所以选择兵阴阳,是因为这一系能专心修炼术法,走的是长生之路。

  而杨商因为家族规划,选择最适合在兵部晋升,最适合谋取帝国官位的兵权谋一脉。

  “罢了,下次庙算再议吧。”姬乐轻敲如意,身子微微前倾,在帷帐内对外面众人道:“孤这次召集尔等,还有一事要说。”

  “武庙建立已有十载。其排位座次理应变更。”

  此言一出,各路将军顿时打起精神。

  姬乐仿照故土武庙,按照宋代时候的武庙座次排列,仅稍作微调。

  姜太公为武庙主祭神,号武成王,地位等同君王,乃武道兵家之主神。

  张良为配祀,其后武安君、乐毅、李靖等十人为列座者。蒙恬、霍去病、邓禹皆以画像挂于两侧墙壁,以享香火。

  从整个武庙所得香火来看,太公独得三分,张良为一分,十哲共得三分,其余诸名将大贤得三分。

  武庙是国之正祀,在姬乐安排下算是最隆重的大祭之一。每年国君亲祭一次,每月命朝臣祭一次。其香火之鼎盛,目前唯有文庙、承天殿、丰收神庙以及祖庙可比。

  霍去病、邓禹等人齐齐色变。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香火的多寡,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尤其是霍去病,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故土武庙中,我英年早逝没有机会列座。但这次不同了!”

  霍去病心中烧着熊熊烈火,看向李靖和白起:“这次我不仅要更进一步,还要在武庙列为配祀!”

  武将们逞凶斗狠,别说霍去病傲气冲天,就连蒙恬又或者李靖,也打算在这个世界重立功勋,争一争这第一的名头。

  也唯有武安君白起因为经历过一遭,重新看这一幕,脸上挂着淡淡笑容,仿佛回想到曾经的事。

  但他这表情落在蒙恬、霍去病眼中,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中。

  这就是列座者的从容要不是姬乐/殿下偏心,你后来也是没座位的!

  甚至邓恺、荀安等也露出几分跃跃欲试的表情。

  曹参将众将军官的神态收入眼底,心中暗道:在场这些人中,倒真有几位武庙列座者啊。

  帷帐中,姬乐把握火候,再度扔下一枚重磅炸弹:“当然,不仅武庙。文庙也是如此。”

  “文庙祭祀儒家诸贤达。但有功之臣,兴文之贤非儒家一脉。”

  “诸子百家,但凡于国有功之文臣,皆可归入文庙。”

  自打建立文庙后,姬乐就开始后悔了。

  孔圣人这些门徒好不好,优秀不优秀

  当然优秀。

  但有些人并无治国经验,仅仅是自身德行出众,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

  降灵儒家七十二子有什么用

  弄几个代表,来几个儒家典型也就罢了。孟子、曾子这样的大佬来上三四个。至于其他大贤,还不如请萧何、陈平之流呢!

  听出姬乐的口风,司马景文不禁皱眉,颤颤巍巍起身:“殿下,您要废黜仲尼公的地位吗”

  十年过去,司马景文更添几分老态。

  “此举只为拨乱反正。儒家自行立祠,尊奉自家前人,七十二子尽归孔庙,孤没有意见。但以文而尊——文庙之主还是换成老爷子吧。”

  “啊”史皇正在低头写文,突然听到火烧到自己身上,连忙抬头。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