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隹告(加更4)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恨不能早杀关羽”的感叹。

  对崔浩,刘义真也是如此。

  “既然他不愿意,朕也不强求他。规规矩矩的谈就是。”

  “朕所说的要求,长史可都记下了?”

  “喏!臣不敢忘记!”

  第二天王修主动来找崔浩,对于昨天的谈话却是半字不提,而是正式开始谈判。

  “索虏已经战败,当退回草原,去除帝号!”

  “大宋为何如此没有诚意?不如二国以燕山为界,各息兵戈如何?”

  双方的条件都很难让对方接受。

  不过没关系,谈就是。

  何况如今是刘宋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王修此时回想起刘义真秘密告诉他的话——

  “北魏必须全部退出上谷-渔阳防线以南!”

  这里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燕云十六州。

  赵宋没了燕云十六州,整个就是一部屈辱史,刘义真可不想重蹈覆辙。

  这一条是双方和谈的基础,就和后世必须要达成“湾岛属于兔子家”认识一样,是底线!

  北魏要是不答应这条,那趁早滚蛋!刘义真拼死也要把北魏揍翻。

  崔浩显然也知道这条防线的重要,还想和王修扯皮,但王修看崔浩有一点点质疑这项条约的意向时直接走人。

  这也让崔浩知道了刘宋的态度。

  “好,我国答应。”

  崔浩那边同样有拓跋焘给他的底线。

  “绝对不能让刘宋染指幽州马场!”

  拓跋焘也不傻,不可能给刘宋在家门口养殖战马组建骑兵的机会。

  过了渔阳都是优质的产马地,这里的土地一旦被刘宋掌握,必然会为刘宋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再加上刘宋丰富的物资,那北魏还玩什么?

  眼下刘义真要求的上谷-渔阳防线以南其实也能产出幽州马,只是数量比之幽州东北部就要少的多。

  现在看刘宋的态度如此决绝,崔浩知道完全不给刘宋马场也不太现实,而且刘宋毕竟还没有染指辽西,相信拓跋焘也能接受。

  毕竟,北魏才是战败国。

  原则问题一定,其他问题就好商量多了。

  说实话北魏的东西,刘宋能看上的真没几样。

  带着腥臊味的毛衣毛毯?

  竹子石头做的弓箭?

  还是那坑坑洼洼的武器?

  别扯了,那些玩意白送刘义真都不要。

  刘义真能看上的,只有三样——

  战马!战马!还是他妈的战马!

  王修自然也秉持着这点,疯狂薅北魏的战马。

  最后定成了“北魏立即上供三万匹战马。其中公母各一半,公马也不能是骟马。”

  双方磋商了足足五天,和谈终于有了结果:

  1、北魏立刻退至上谷-渔阳以北。

  2、北魏立即上供三万匹战马。在未来三年中每年交由刘宋一万匹战马。

  3、北魏皇帝去除帝号,只可用“王”号。

  最后一条更多的是政治价值,而非前两条的军事、经济价值。

  自永嘉之乱以来,凡称帝者不知几何。

  其中刘裕一个人弄死、罢免了六个。

  胡夏的赫连勃勃之前已经自取帝号。

  现在的北魏再一去,抛开事实来讲,刘义真已经算是完成了大一统。

  别问为什么。

  赵宋都算大一统王朝,凭什么刘宋不算?

  就在双方结束和谈相关事宜后,王修拉住崔浩:“使者不要急,还有一项未谈妥。”

  “还有什么?”

  崔浩还以为刘宋刚谈好就要变卦,有些生气。

  “自然是邺城和怀县的贵国士卒啊!”

  王修笑的很祥和。

  “对了,还有一个贵国的天部大人。他,得加钱。”

  崔浩在风中凌乱,只感觉自己被薅掉皮肉,变成隹告。

  ————————

  今天起点搞活动,我去听了一下三戒大神关于历史网文的课,感觉学到了好多水文的技巧……啊不是,是写作的技巧,感觉受益匪浅,所以这章有点迟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