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新建长安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疲,难以大动土木,想必太尉也不会不讲道理。”

  虽然此举可能会影响到刘义真的声望,但王修实在不想看到关中民生衰败下去。

  声望这边捞不着还有别的机会,但关中可是刘义真和王修计划的基本盘,在关中做出政绩才是正道。

  刘义真并未直接同意王修的意见,而是看着周遭的环境沉思起来。

  半晌,他看着王修慢慢说出:“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

  “如今的长安已经历经数百年沧桑,不但街道逼仄、交通拥挤。就连地基都有些下陷。”

  “王刺史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重新修一座城?”

  王修差点被刘义真的异想天开噎死。

  修个宫殿王修都不舍得,害怕伤民,你居然想修城?、

  何况是长安这种大城,要是修起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花多少钱。别到时候城没修好,反而激起民变让胡人捡了便宜。

  “只是个想法。”

  刘义真很认真,没有开玩笑。

  他现在想实验一些新的东西。

  趁着关中离建康天高皇帝远,有些东西现在不弄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在古代,修筑大型建筑除了大量犯人和奴隶外,一般是征发民夫,名义则是徭役中的力役。

  徭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

  前两者都是服兵役,后者则是需要在籍成年男子必须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注意,是必须。

  现在刘义真是想将关中百姓的力役折合成他们要交的赋税中。

  比如规定一个百姓一年要服一个月的力役,但只要多做两个月、三个月的劳役就可以减免掉他们一部分的赋税乃至给予对方钱财。当然,若是不用征发他们的时候也没必要让他们浪费大好时光,交些钱财便是。

  这玩意并不高明,在唐代叫以庸代劳。

  但做这个有一个前提,就是“以人为本”。

  刘义真要那些参加劳役的必然是有地的自耕农,而不是贫困的无地者。

  不然又让人家干活,又不给对方优惠,对方迟早要跳脚。

  所以这项政策还要和另一项政策搭配使用。

  那就是均田制。

  这也是之前刘义真为什么要丈量关中土地的原因。

  刘义真心中也一直是有这么个计划,如今正好接着修建新长安的由头说出来并实验一下。

  可王修并不知道刘义真所想,只是还在一直劝阻。

  “长安公,就算是要修。也不能是现在修,至少等春耕结束后再商议此事如何?”

  刘义真摇头,反而是拉着王修朝衙门跑去,同时还招呼刘义隆一起来。

  “正因为春耕重要,所以我们要尽快决策。”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